-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学生家长安全责任书
为切实保障学生在校内外的人身安全,明确家长在学生安全教育与监管中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责任书。家长需严格履行以下安全管理职责,共同构建学生安全成长环境。
一、日常接送安全监管责任
(一)家长应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上下学时间,按时接送学生。对于一至三年级学生,家长须亲自接送,不得委托未成年人或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接;四至六年级学生如确需自行上下学,家长须提前向班主任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学生独立往返的具体路线、同行人员及家长每日确认方式(如电话、视频等),经学校核实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家长接送学生时,须在学校指定区域(校门口50米内划定的家长等候区)有序等待,不得拥挤推搡、堵塞校门通道或在校园内随意逗留。接送过程中需全程看护学生,避免学生在道路上奔跑、追逐或攀爬护栏、围墙等危险行为。
(三)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接送,家长须提前30分钟通过电话或微信向班主任报备,明确代接人姓名、与学生关系及联系方式,并告知代接人需携带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代接人到达后,须经班主任或值班教师核对身份无误方可接走学生;未提前报备或代接人身份无法核实的,学校有权拒绝放行并联系家长确认。
(四)学生放学后若未按时到家,家长须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了解情况,若发现学生失联,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告知学校,配合开展查找工作。
二、交通安全监护责任
(一)家长须为学生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交通工具。使用电动自行车接送时,家长与学生须全程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头盔(学生头盔需选择尺寸合适、带有3C认证标识的产品),禁止加装遮阳棚、雨棚等影响车辆平衡的装置;使用机动车接送时,须为学生配备并正确使用符合其年龄、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12岁以下儿童禁止坐在副驾驶位),禁止超载、超速或酒后驾驶。
(二)家长须以身作则,遵守交通法规,不得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或在接送过程中使用手机。同时,需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如电动车刹车、轮胎,机动车灯光、刹车系统等),确保出行安全。
(三)家长须对学生进行常态化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识别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含义;过马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的规范动作;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骑自行车并行或手中持物;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等。
(四)学生自行上下学时,家长须与学生共同规划安全路线,避开施工路段、交通复杂路口及偏僻小巷,记录沿途可求助的商铺、社区服务点等场所信息。家长须每日通过“到校打卡”小程序确认学生到校时间,与学生约定异常情况(如迷路、被陌生人尾随)的应急联系话术(如“我需要找张老师”),并定期与学生演练应对场景。
三、防溺水安全监管责任
(一)家长须全面掌握学生的课余时间动态,明确告知学生“六不准”要求: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二)家长须重点加强节假日、周末及暑期的监管,建立“每日行踪报告”制度:学生外出时须告知家长“去哪里、和谁去、做什么、何时回”,家长须通过电话、视频或实地查看等方式核实。若学生提出到公园湖泊、乡村池塘、水库等水域附近活动(如钓鱼、玩耍),家长须全程陪同并确认该区域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杆)及管理人员。
(三)家长须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技能培训,包括:识别危险水域(如未设置护栏的河道、深水区标识模糊的池塘);不慎落水时保持冷静、仰漂呼救的方法;发现他人溺水时立即呼救并拨打110、120,不得盲目手拉手施救等。同时,家长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带领其参加正规机构组织的游泳课程(须选择有救生员持证上岗、配备急救设备的场馆),提升自护能力。
(四)家长须与学校保持信息互通,若发现周边存在未设置防护设施的开放水域(如施工遗留水坑、废弃鱼塘),须及时向社区或相关部门反映,并同步告知学校,共同推动隐患整改。
四、居家及校外活动安全责任
(一)家长须对家庭居住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燃气管道、阀门是否老化(建议每2年请专业人员检测一次);电器插座是否远离水源,大功率电器(如电暖器、热水器)是否单独使用专用插座;阳台、窗户是否安装防护栏(栏杆间距不超过11厘米);刀具、药品、清洁剂等物品是否放置在学生无法触及的高处;楼梯、走廊是否堆放杂物,地面是否防滑等。若家中进行装修或维修,须设置隔离区域,禁止学生进入施工场地。
(二)家长须规范学生居家用电、用火行为:教育学生不随意拆卸电器、不拔插带电的插座;使用燃气灶后及时关闭阀门,不单独使用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