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9《赤壁赋》教学设计(内嵌音频+视频).pdfVIP

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9《赤壁赋》教学设计(内嵌音频+视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赤壁赋》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灵感源于蒋勋先生对《前赤壁赋》的一段感悟,他说,佛经可以分为

现世的佛经和出世的佛经,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就是一部现世的佛经,记录了一个人经

历了人世无常后心灵的顿悟,苏轼从心情看风景,又由风景回看自己的心境,《前赤壁赋》

是一部反省的经文。因此,本节课选取了《赤壁赋》的前两段展开第一学时的教学设计,

从景入手感受那个超然、放下的苏子,从箫声入手感受那个失意、放不下的苏子,让学生

看到《赤壁赋》中矛盾的两个苏子。唯有真正的读懂作者,读懂作者的内心,才能更好的

领会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通过这样的教学为第二课时的说理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思

考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体知识、作者人生经历,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感受文本中放下与放不下、舍得与不舍得

的苏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诗经·陈风》中《月出》。一首望月怀人之作。“佼”通“姣”,

美好。“僚”通“嫽”,娇美。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900年前,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是唱着这首《月出》,驾着一叶扁舟,来到黄州赤鼻矶之

下。清风吹拂,衣袂飘飘的苏子望着东流的江水,皎洁的月光,创作了千古名篇《前赤壁

赋》,也就是课本的《赤壁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赤壁赋》,领阅苏子笔下的

赤壁美景,聆听苏子对生命、自然、人生的感悟,在苏子璀璨的智慧中寻得我们心灵的顿

悟。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文本,齐读《赤壁赋》,整体感知全文。齐读完这一千古名篇,大家

有什么样的初步感受和体会呢?请一个同学来谈谈。

刚才同学们初步谈了对《赤壁赋》感受,说道文章记叙了苏轼与友人泛舟游赤壁,写

了赤壁的风景美,那么赤壁的美景富有什么样的特色,为什么能让大家觉得如此之美呢?

苏子游赤壁到底是什么样的心境?下面我们再次进入文本,逐段细细赏读这一美文。

三、赏读第一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写了哪些风景?风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境?

(二)自读。提示圈点批注,划出写景的句子。

(三)引导学生划出自然之景与人物之景,同时点拨关键字词翻译

自然之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板书:清风、江水、明月、

星斗、白露)

人物之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2025年完美版

仙。”(板书:一苇所如、把酒歌诗、羽化登仙)

(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从而感受风景的特点。

白茫茫的水气弥漫在江上,清风吹拂,苏子衣袂飘飘,给人一种飘飘渺渺的仙境之

感。凭虚御风出自庄子《逍遥游》;羽化登仙出自道家《抱朴子》。(板书:飘渺的仙境)

清风、江水、明月是诗歌常见意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清风明月

好时光”,给人一种澄澈的诗歌意境。(板书:澄澈的诗歌)

结合课件的“一苇渡江”“禅宗悟道的心境”点出佛家的空灵之境。(板书:空灵的佛

境)

苏轼的思想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将儒释道思想完美融合的典范。

(五)引导学生由缘景明情,体悟作者的心境,感受那个超然、旷达、放下的苏东坡

下面由老师范读,同学们再次进入文本,感受赤壁吹来的清风,朗照的明月,衣袂飘

飘的苏子,通过缘景明情,体悟苏子的心境。

月光普照,满天的星辰,奔流东去的江水,面对如此浩瀚的自然与宇宙,人是如此渺

小,自然与宇宙能让人荣辱皆忘,放下一切。苏轼也受到这样美景的震撼,他的心境是超

然、旷达、放下、舍得的。(板书:超然、旷达、放下、舍得的)

苏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