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钢结构焊接施工冬季保证措施
作为在钢结构施工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焊接”,我太清楚冬季施工的难了。北风一吹,钢材像块冰疙瘩,焊枪一停,焊缝就容易“闹脾气”——不是裂就是脆。可城市里的体育馆、高铁站、超高层写字楼,哪座不用钢结构?冬天不能停,就得想法子把活干漂亮。今天就结合这些年的实战经验,跟大伙儿唠唠冬季焊接的那些“保命”措施。
一、冬季焊接,先把“底子”摸清楚
要解决问题,得先明白问题从哪儿来。冬季焊接的核心矛盾,是低温环境与焊接热循环的“对抗”。咱们先掰扯掰扯这几个关键影响因素:
1.1钢材的“低温脾气”
钢材在常温下软乎,可温度一降到0℃以下,就跟人冻得打哆嗦似的——脆性大增。尤其是Q345、Q390这些低合金高强钢,零下20℃时冲击韧性能降一半。焊缝周围的热影响区更敏感,焊接时熔池冷却快,金属晶粒来不及“舒展”,容易形成硬脆的马氏体组织,稍微有点应力就可能裂。
1.2水分的“隐形破坏”
冬天空气湿度看着低,可钢材表面容易结露,焊条、焊剂要是没保管好,吸了潮气,焊接时水分分解出氢,这些氢原子会钻进焊缝里“捣乱”。等焊缝冷却,氢出不来,就聚成小气泡,形成冷裂纹——这是冬季焊接最头疼的“暗伤”。
1.3设备的“罢工风险”
焊机、气瓶、加热设备在低温下都爱“闹情绪”。焊机的电缆硬得像铁棍,接触不良容易跳弧;二氧化碳气瓶里的气变液态,出气不稳;火焰加热器的丙烷罐压力上不来,预热速度慢一半。前年冬天在某项目,就因为没提前给气瓶“保暖”,焊了半根梁,气体供不上,焊缝全成了蜂窝状,返工了三天。
小结:冬季焊接不是“加件棉袄”就能解决的,得从材料、环境、设备、人员四个维度“打包”应对,把每个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卡死。
二、从“热身”到“收尾”,步步卡紧温度线
焊接这事儿,温度是“命门”。冬季施工的核心就是“控温”——焊前预热要够,焊接过程别凉,焊后保温别急。
2.1焊前:把钢材“焐热”再动手
焊前预热是冬季焊接的“头道保险”。就像咱们冬天搓手取暖,钢材也得先“热身”。具体怎么操作?
首先得“看钢下菜”。普通Q235钢,环境温度不低于-10℃时,可能不用预热;但Q345钢在0℃以下就得预热,Q390、Q420这些高强钢,哪怕5℃也得先烤热。我们一般按标准查预热温度:板厚25mm以上的Q345钢,预热温度100-150℃;板厚40mm以上的Q390钢,得升到150-200℃。
预热方法有讲究。火焰加热最常用,但得注意均匀性——以前用氧乙炔烤,结果局部过热把钢材烤变色了,后来换成电加热毯,温度更稳。加热范围是焊缝两侧各2-3倍板厚,比如20mm厚的板,得烤40-60mm宽。测温不能马虎,用红外测温枪不行,得用表面温度计或者测温笔,贴在离焊缝50mm的位置,确保母材真正热透。
还有个容易忽视的点:钢材表面必须干燥。下雪天得先拿布擦净,再用火焰烤干,要是有结冰,得把冰碴子全铲掉,不然一受热,水蒸汽钻到焊缝里,准出气孔。
2.2施焊:让焊缝“慢慢凉”
焊接过程中,最怕的就是“热乎劲儿”断了。层间温度得跟紧预热温度,比如预热到150℃,那每层焊完,温度不能低于120℃。要是中间停久了,得重新预热。
焊接顺序也有门道。冬季尽量选小电流、慢焊速,让熔池冷却慢些。长焊缝得分段焊,从中间往两边退,避免应力集中。我带的班组有个“土办法”:焊完一道,用石棉布把刚焊的部分盖上,等下一道开焊前再掀开,这样能保住层间温度。
设备也得“暖着”。焊机要放在防风棚里,电缆用棉毡裹上,防止硬脆断裂。二氧化碳气瓶得用温水“泡”,或者裹上加热带,保证气体流量稳定——去年冬天试过用毛毡裹气瓶,结果温度不够,气体还是供不上,后来改用电热毯,效果好多了。
2.3焊后:给焊缝“穿棉袄”
焊完可不是万事大吉,得让焊缝“慢慢退烧”。尤其是高强钢,焊后立即进行后热消氢处理,温度200-300℃,保持2-4小时,把焊缝里的氢“赶”出去。要是没这条件,至少得用岩棉被、防火布把焊缝裹严实,让它在12小时内自然冷却,绝对不能让冷风直吹。
前年冬天在某工业厂房项目,有根梁柱节点焊完后,赶上大风,工人图省事没盖保温棉,第二天做探伤,焊缝里全是细小的冷裂纹。后来重新预热、补焊,还多做了一遍消氢,前前后后耽误了一周工期,教训太深刻。
三、人、机、环,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再好的方案,没人执行就是空的。冬季施工,人的状态、设备的状况、环境的管控,得像拧螺丝似的,每个环节都拧紧。
3.1工人:手暖了,心也得“热”
低温下干活,工人的手容易僵。我们项目上会给焊工发加厚皮手套,里面加绒的那种,手套指尖部分留得薄些,不影响握焊枪。焊接间隙,让大伙儿去休息棚烤烤电暖器,喝口姜茶——手不冻,才能稳得住焊枪。
培训更关键。冬季焊接参数跟夏天不一样,得专门组织交底。去年冬天新来的小吴,按夏天的经验调电流,结果焊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