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题库——梵语巴利语专业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根语(Proto-Indo-European)
2.动词变位系统(VerbConjugationSystem)
3.巴利圣典(PāliCanon)
4.佛教混合论(Vibhajyavād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比较说明梵语名词的格(Case)系统和汉语名词的格标记系统的异同。
2.简述梵语动词“现在时”的构成规则及其主要功能。
3.列举巴利语中至少五种常见的构词法(WordFormationMethods),并各举一例说明。
4.简要介绍《奥义书》(Upani?ads)在印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核心思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梵语中的“R?gveda”是四部圣典中成书最早的一部。()
2.所有梵语动词词根(Root)都以元音结尾。()
3.巴利语中的“Dhamma”一词在佛教语境中通常指“法”、“真理”或“道路”。()
4.梵语动词的“不定式”(Lekhyāpāda)形式在句中常作主语。()
5.佛教的“四圣谛”(FourNobleTruths)在巴利圣典《长部》的《游行经》(MāgadhaSutta)中有详细阐述。()
四、翻译题(20分)
将下列梵语/巴利语短文翻译成流畅的中文:
Atmanāmapisa?sārobhijāyate|
Tasmātevavedobhijāyatevedosmi||
Cabhūyobhijāyatecabhūyatebrahma|
Tatobhijāyatenabhūyatenabhūyate||
*(注:此颂节选自《奥义书》,探讨“自我”(Atman)与“轮回”(Samsara)以及“梵”(Brahman)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结合梵语或巴利语语法知识,论述其在表达抽象概念和复杂逻辑关系方面的特点。请从名词、动词、语法结构或语用习惯等角度进行分析,并辅以实例说明。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根语(Proto-Indo-European):指印欧语系(Indo-Europeanlanguagefamily)的假设性祖先语言,通过比较语言学方法重建而成。它是所有印欧语族语言(包括梵语、巴利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日耳曼语族诸语言、斯拉夫语族诸语言、印度-伊朗语族其他语言等)的祖语。
**解析思路*:考察对印欧语系和比较语言学基础概念的理解。需答出其定义(假设性祖先语言)、研究方法(比较语言学)及其涵盖范围(所有印欧语族)。
2.动词变位系统(VerbConjugationSystem):指一种语言中,动词根据人称(Person)、数(Number)、时态(Tense)、体(Aspect)、语气(Mood)、式(Voice)等语法范畴而变化其形式的系统。梵语和巴利语具有复杂的动词变位系统,体现语言的表达功能。
**解析思路*:考察对动词变位系统基本概念的掌握。需答出定义(动词根据语法范畴变化形式)、目的(体现语法功能)以及梵语/巴利语的特点(复杂)。
3.巴利圣典(PāliCanon):指佛教中用巴利语写成的主要经典合集,又称“南传经典”或“巴利三藏”(Tipi?aka)。它包含经、律、论三部分,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依据。
**解析思路*:考察对巴利圣典的基本知识。需答出其定义(巴利语经典合集)、别称(南传经典、三藏)、组成(经、律、论)及宗教归属(南传上座部佛教)。
4.佛教混合论(Vibhajyavāda):古印度佛教的一个派别(后分裂为说一切有部等),由早期佛教大弟子马鸣(A?vagho?a)等人有所提及或代表其思想倾向。该论点主张“分别”或“分析”,认为诸法(Dharma)既有实有(有部主张),又可进行分析,与早期佛教的“一切皆空”说有所区别,但具体思想体系在文献中记载不多。
**解析思路*:考察对佛教史和学派知识的掌握。需答出其为哪个派别(马鸣/说一切有部等)、基本主张(强调“分别”或“分析”诸法)及其与早期佛教的潜在区别。
二、简答题
1.比较说明梵语名词的格(Case)系统和汉语名词的格标记系统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名词在句子中表明其在句子中语法功能的语法手段。都存在与句子其他成分(如动词、介词)发生结构关系的系统。
*不同点:①形态变化v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大学《应用中文》专业题库—— 中国当代青年文学创作.docx
- 2025年大学《僧伽罗语》专业题库—— 僧伽罗语言的文学作品与传统习俗.docx
- 2025年大学《数字人文》专业题库—— 数字人文在数字化文化传承中的贡献.docx
- 2025年大学《秘书学》专业题库—— 大学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活动和社团组织.docx
- 2025年大学《大学桑戈语》专业题库—— 文学作品中的汉字表现.docx
- 2025年大学《冰雪运动》专业题库—— 雪地滑翔运动的炫技风采与高空飞越.docx
- 2025年大学《僧伽罗语》专业题库—— 从古至今:僧伽罗语言的传承与创新.docx
- 2025年大学《阿尔巴尼亚语》专业题库—— 阿尔巴尼亚语变革管理与领导.docx
- 2025年大学《泰语》专业题库—— 泰语专业的当代文学研究.docx
- 2025年大学《阿尔巴尼亚语》专业题库—— 阿尔巴尼亚文学作品解读与评论.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