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中国同盟会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VIP

3.8 中国同盟会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活动;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早年孙中山思想的转变。2.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及三民主义。3.通过学习革命志士领导的一系列起义活动,感受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激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时空坐标

第部分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的生平经历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阅读p46页根据视频总结孙中山的人生经历?出生出生在广东翠亨村,衰落的农村家庭开始入村私熟读书,接受传统教育9岁赴美檀香山,接受西式教育在香港学医,认为大清尚可救12岁17岁一位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老人经常讲述洪秀全等人的故事,童年孙中山是最忠实的听众,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在心里早早埋下革命的种子,甚至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2、思想转变根据材料及教材,分析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哪些转变?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弃医从政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李鸿章未给予回应材料四:“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孙中山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孙中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转变之二:改革→革命转变之一: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走上革新政治的道路。

3、革命实践根据教材P46,找出兴中会成立的相关信息。①成立兴中会时间地点宗旨口号性质1894年11月檀香山(夏威夷)振兴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檀香山兴中会旧址兴中会部分成员合影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形成。

②筹划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一系列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被捕牺牲,起义失败。陆皓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孙中山陆皓东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

③流亡海外,宣传革命思想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港英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流亡期间,孙中山创办报刊四处演讲、宣传动员革命、募捐筹集经费、筹建学校交…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4次到马来西亚、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2次到泰国、15次到日本……总计行程达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

第部分贰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材料一: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社会政治格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①政治基础:民族危机加深,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示钟》《猛回头》章炳麟: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革命军》陈天华:我汉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势力,活活被满洲残害,弄到这步田地,亡国灭种。---《警世钟》共同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他们的著作有什么共同思想?

从1894年到1905年,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革命团体时间领导人地点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公强会1901年梅际郇、童显懋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