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化常识全版本大汇编.docxVIP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全版本大汇编.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全版本大汇编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更是对文化底蕴的浸润。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古诗文、名家名篇背后,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份汇编旨在梳理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文化常识,希望能为同学们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助力大家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提升文学素养。

一、人的称谓

(一)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用于自称,以示谦逊或在尊者面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直呼其名,带有贬义。

(二)称字、号、斋名、谥号

1.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

2.号:又称别号、表号。号多为自己取定,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

3.斋名:指用书斋名称来称呼。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4.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

(三)称官名、爵名

1.官名:以其担任的官职来称呼。如杜甫曾任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2.爵名:如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四)称籍贯

以出生地或籍贯相称。如孟浩然是襄阳人,故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称柳河东。

(五)谦称与敬称

1.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如“愚以为……”。

*鄙:如“鄙人”。

*敝:如“敝邑”。

*臣、仆:男子自称。

*妾:女子自称。

*窃:私下、私自。如“窃以为”。

2.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用于称呼对方。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对帝王、太子、高官、朋友或同辈的敬称。

*子、夫子、先生:对男子的敬称,尤其对老师或有学问的人。

*公、君、足下、大人:对他人的敬称。

*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于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驾(称对方)。

*贤: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

(六)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师襄”(襄是名,师是乐师)。

二、古代官职

(一)常见官职类别

1.中央官职:

*丞相、宰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

*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执法,兼管重要文书图籍。

*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武官。

*尚书:原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起为中央各部最高行政长官。

*学士:唐以后指翰林学士,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2.地方官职:

*郡守、太守:古代一郡的行政长官。

*县令、县长: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多的县称县令,人口少的称县长。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二)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拜臣郎中”。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擢:提升官职。如“擢为后将军”。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6.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屈平既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上书乞骸骨”。

三、天文历法

(一)天文名词

1.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

2.北斗七星:位于北方天空的七颗亮星,排列成斗形,故称北斗。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可以判断季节。

3.银河:又称天河、银汉、星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二)历法

1.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2.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文档评论(0)

刘建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