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及作品赏析_4-6.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码4-6

《格丽塞尔达》(1721)是亚里士多德·斯卡拉蒂最后一部保存下来的歌剧。剧中几乎所有角色都需要阉人歌手演唱。担任女主角格丽塞尔达的是当时最有名的阉人歌手之一卡雷斯蒂尼(GiovanniCarestini,?1705-1759)。《格丽塞尔达》的风格几乎超越了巴洛克风格。荒谬的剧情,取自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薄迦丘《十日谈》中第十日的第十个故事,主要描述了萨卢佐侯爵圭蒂耶里娶了农家女格丽塞尔达为妻,为了考验她的贤德,先是谎说他们的女儿和儿子都被杀死了,之后又假意将她赶回乡下,说要另娶新人,结果格丽塞尔达依然毫无怨言,百依百顺,忍受内心的痛苦,还帮着侯爵操办婚事。后来谜底被揭开,原来他们的孩子一个都没死,新人也是他们的女儿装扮的,一家人终于团圆,侯爵对格丽塞尔达更加宠爱,两人恩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下例是A·斯卡拉蒂的歌剧《格丽塞尔达》中的一段返始咏叹调。前奏与A段(第4—第15小节)是在c小调上,然后是两小节的过渡性间奏,通过g小调转到了降E大调,B段就建立在这个平行大调上。然后歌手跳过开始的前奏直接返回A段,并在过渡性间奏终止式的延长记号上结束了这首咏叹调。

斯卡拉蒂的《格丽塞尔达》第二幕第一场的咏叹调

在斯卡拉蒂的歌剧中,神话题材较少。他更喜欢情节严肃的历史题材或虚构的人物。歌剧的主人公大多是经历爱情风波的贵族,结局通常是大团圆。咏叹调用得很多,虽然不长,但都由一段宣叙调引入,这已形成一种规范。返始咏叹调已很普遍。较短的咏叹调一般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只有在较长的咏叹调中才使用乐队。在每一幕的结尾,通常在主要角色下场之前,总要安排这个角色的一首重要的咏叹调。

?对于那些对白较多的叙述情节的场景,斯卡拉蒂一般使用干唱宣叙调来处理,这种宣叙调主要由一些程式化的节奏、和声进行和终止式组成,也包括很多表情的细节。在一些最富于情感性的场景中,斯卡拉蒂还使用带伴奏的宣叙调来加强戏剧效果,这种形式在1650年前后出现,它的伴奏除了通奏低音,还要增加两个小提琴声部,有时再加一个中提琴。合唱用得较少,有时只用来开始和结束歌剧,而且只由独唱演员组成的小合唱队来唱。斯卡拉蒂的乐队包括弦乐器(小提琴和中提琴)、通奏低音乐器、双簧管和大管(经常重叠弦乐),偶尔也使用小号或圆号。他的歌剧序曲(sinfonie)通常与歌剧本身没有音乐材料上的联系,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速度的顺序是“快——慢——快”,开始的快板是两拍子的,有很多琶音和音级转换。中间是对比性的柔板,最后的快板是三拍子的,带有吉格舞曲式的节奏。这种歌剧序曲也称“意大利序曲”,它被认为是后来的交响乐的一个主要的前身。

知识拓展:

斯卡拉蒂(AlessandroScarlatti,1660-1725)出生于帕勒莫,12岁就和他的两个后来成为歌手的妹妹一起被送到罗马,1678年斯卡拉蒂和安东尼亚·安扎罗娜结婚,他们的10个孩子中,有两个后来成为音乐家,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多米尼科(1685-1757,详见本章第六节P72)。1679年,斯卡拉蒂的第一部歌剧和第一部清唱剧在罗马上演。瑞典的克里斯蒂娜王后和两位红衣主教成为斯卡拉蒂的赞助人,在他们的支持下,斯卡拉蒂在1684年移居那不勒斯之前至少又写了4部歌剧、6部清唱剧和很多康塔塔。

??斯卡拉蒂到达那不勒斯以后,这个地方才开始成为一个歌剧的中心。赞助歌剧的贵族们在自己的宫殿里设有剧院,而主要的公众歌剧院是圣巴托罗缪剧院。斯卡拉蒂在那不勒斯写了大量歌剧,但只有40多部保存至今,很多作品已经遗失。按照那不勒斯人的习惯,一部歌剧或清唱剧要在宫里首先上演,然后才拿到公众剧院供老百姓欣赏。1702年斯卡拉蒂与他的儿子多米尼科拜访了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宫廷,但企图在那里获得职位的努力没有成功。1703年他们到了罗兰,发现那里于教皇的反对,公众歌剧院自1700年起就关闭了,而在私人剧院里很少演出歌剧。由于上演新歌剧的机会很少,斯卡拉蒂便转向清唱剧、康塔塔和小夜曲的创作。

??1708年,在那不勒斯新总督的邀请下,斯卡拉蒂去那里的宫廷重操旧业,又写了11部歌剧。1706年前后,那不勒斯人对用方言演唱的音乐通俗的喜歌剧发生兴趣,这类作品风行一时。斯卡拉蒂为他的3部歌剧写了喜剧色彩的幕间剧,并写了一部喜歌剧《荣誉的凯旋》(1718)。大约1715年,他开始创作他的大协奏曲等器乐作品。从1718到1722年斯卡拉蒂住在罗马。他在那里创作了3部歌剧,其中包括《格丽塞尔达》。

在那不勒斯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已高度地程式化,用宣叙调来展开和叙述剧情,咏叹调则集中进行音乐表现;和戏剧相比,那不勒斯歌剧中的音乐被提到了第一位,注重旋律的华美和外在的效果,尤其是歌唱者声音的美感,声乐独唱技巧达到了高峰。

文档评论(0)

酱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