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柳宗元《闻黄鹂》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带注音原文
闻黄鹂
唐?柳宗元
juànwénzǐguīzhāomùshēng,búyìhūyǒuhuánglímíng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yìshēngmèngduànchǔjiāngqǔ,mǎnyǎngùyuánchūnyìshēng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mùjíqiānlǐwúshānhé,màimángjìtiānyáoqīngbō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wángjīyōuběnshǎofùyì,wùxiánjiǔshúráojīngguò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cǐshíqíngyānzuìshēnchù,shěnánxiàngběiyáoxiāngyǔ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fānrìjiǒngdùkūnmíngfēi,língfēngxiékànxìliǔzhù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wǒjīnwùluòqiānwànshān,shēntóngcāngrénbùsīhuán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xiāngqínhéshìyìláicǐ,lìngwǒshēngxīnyìsāngzǐ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bìshēnghuíchìguīwùsù,xīlínzǐshènxíngdāngshú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注:“翥”读zhù,指鸟向上飞;“伧”读cāng,“伧人”原指粗野之人,此处为诗人自谦,暗含贬谪后的疏离感。
二、字词注释
倦闻:听厌了。“倦”字藏着时间的重量,暗写子规啼声已伴随贬谪岁月许久,并非一时厌烦。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蜀帝杜宇魂魄所化,啼声似“不如归去”,常被赋予思乡、悲苦的意象。
不意:意料之外。精准捕捉黄鹂鸣声突现时的惊喜,与前文“倦闻”形成强烈情感反差。
楚江曲:指永州的湘江岸边,“曲”字勾勒江水蜿蜒之态,也暗喻人生境遇的曲折。
王畿: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政治与故乡核心。
饶经过:频繁往来。描绘故园乡邻相聚的热闹,反衬永州谪居的孤寂。
昆明:指长安昆明池,汉武帝为习水战所凿,此处借指故乡胜景。
翥:鸟展翅高飞的样子。“斜看细柳翥”刻画黄鹂灵动姿态,暗含对自由的向往。
误落:“误”字饱含不甘,将贬谪定义为人生的意外,而非归宿。
桑梓:古代常在家宅旁种桑树、梓树,后代指故乡,此处是诗人思乡之情的直接流露。
行将熟:即将成熟。以西林紫椹的果实暗喻故乡的召唤,给归乡的期盼添了具体意象。
三、白话译文
听厌了杜鹃鸟朝朝暮暮的啼叫,
不料忽然传来黄鹂清脆的鸣响。
一声啼鸣打断了我在湘江边的梦,
眼前立刻浮现出故乡的春日景象:
极目远眺,没有起伏的山河阻隔,
麦芒连天,像清波在风中摇晃。
京城附近善待农人,赋税劳役稀少,
农闲时节,新酒酿熟,乡邻频繁来往。
在那晴烟最浓的村落深处,
村南村北的人们隔着街巷遥遥搭话。
黄鹂在阳光下高飞,掠过昆明池,
迎着春风,斜望着细柳展翅翱翔。
可我如今误入这千山万水之外,
活得像个异乡粗人,不敢奢望归乡。
这故乡的鸟儿啊,为何也来到此地?
惹得我满心都涌起对故土的念想。
快闭上嘴,调转翅膀速速归去,
西林的紫桑椹,眼看就要成熟了。
四、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早年投身政治,参与“永贞革新”,力图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朝政,却因改革失败,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度过了十年屈辱的谪居生活。这段岁月里,他“恒惴栗”却未沉沦,将悲愤与思考注入诗文,写下《永州八记》《江雪》等传世名作。后虽移任柳州刺史,却终未得归京城,病逝于柳州任上。
苏轼曾评价其文“深于比兴”“长于感慨”,《闻黄鹂》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特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