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治进展2025.pdfVIP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治进展2025.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治进展2025

01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概况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celltumors,

GCT)是最为最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约占恶性性索间质瘤的70%),

1855年由Rokitansky首次描述,其发病率约为。.47~1.6/1。万,占所

有卵巢恶性肿瘤的2%〜5%,GCT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早期普遍预后良

好。研究显示,I期病患者的5年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率

为75%-95%。然而,一旦到了II期,5年OS率下降至55%-5%,III/IV

期患者的5年OS率仅为22%-50%o

GCT根据患者年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分为两种亚型,其中约

95%属于成人颗粒细胞瘤(adultgranulosacelltumors,AGCT),

最常发生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5%属于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celltumors,JGCT),主要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女性或年轻女

性(90%以上的肿瘤发生在3。岁以下的女性)。

02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01GCT的临床特征GCT的症状缺乏特异性,

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或腹部不适(30%-50%)、肿瘤引起的腹胀或压

迫症状,以及该类肿瘤细胞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其具体表

现视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绝经前女性可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经间期

出血等,绝经后女性可表现为绝经后出血,部分青春期女性则可表现出假

性性早熟,或因雄激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闭经、多毛、声嘶、阴蒂肥大等

表现。02GCT的病理学特征GCT的病理诊断通常是是基于组织形态学和

免疫组化的辅助。大体上,GCT常为单侧发病,平均直径为10cm,肿物

有包膜、肿物边缘光滑、边界清、大小不一,可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

则形状。肿瘤大小与囊变程度相关,可分为囊性、囊实性,以囊实性居多。

肿瘤初期多为实性肿块,随着瘤体增大,囊变坏死,瘤内囊内压增大可致

分隔破裂而合成大囊肿。

在镜下,AGCT颗粒细胞以多种方式排列,包括弥漫型、滤泡型、条索型、

岛型、小梁型等,其中微滤泡型最有特征,常可出现Call-Exner小体,染

色质淡染,具有沟槽样结构,核分裂和黄素化不常见。免疫组化通常

FOXL2、calretinin、inhibin和SF1、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

ER)、广谱CK和WT1表达阳性的,而PAX8、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7,CK)和EMA通常阴性。与AGCT不同,JGCT在细胞形态上幼稚、

形态多样的滤泡样结构和广泛的黄素化常见。颗粒细胞多呈弥漫或结节样

分布,细胞核呈圆形,深染,多无核沟,核分裂象多见,细胞质丰富且呈

嗜酸性,罕见call-Exner小体,可伴不同程度的黄素化和/或水肿。JGCT

免疫组化一般inhibin、calretinin、vimentin、Ck-pan、CD99WT-l、

SF1、SMA、CD56和CD10等表达呈阳性。

03GCT的分子学特征AGCT与JGCT的分子学特征也不尽相同,FOXL2

基因的突变已被证实为导致AGCT发病的关键因素,而JGCT则以蛋白

激酶Bl(proteinkinaseBl,PKB1,又称AKT1)体细胞突变为主,

很少有FOXL2突变o2009年,Shah等人发表了一份报告,确认了FOXL2

中的一个错义点突变(FOXL2C134W)是AGCT发病机制的潜在诱发

因素,在约97%的AGCT患者中观察到该突变,而在其他类型的性索间

质肿瘤或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未观察到,这一发现迎来了AGCT分子诊断时

代。通过分子水上上检测FOXL2突变诊断AGCT,准确率高达92%,对

于AGCT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需要提出的是,我们无法仅通过形态学特

征来可靠地识别FOXL2突变与否,FOXL2免疫组化无法替代FOXL2

分子分析。04GCT的影像学特征AGCT与JGCT可表现出类似的影像学

特征,且具有多样性,使GCT与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难以区分。GCT肿

物多呈单侧、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实性或囊性肿块,少数为

双侧,以囊实性最常见,大小不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①超声盆腔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价廉、方便、可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可用于卵巢GCT的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