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

A组

1.近年来,因为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例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

A.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结识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停得到自然科学的证实

D.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具体形态

解析A、B、D三项说法都错误。

答案C

2.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经过一定的技术伎俩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因为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变化。这阐明()

A.物质具备客观性

B.人们可以变化和发明物质

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可以变化或发明具体物质

解析人们可以变化或发明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变化或发明物质,故D项对的,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的能动性,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

3.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阐明()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对的体现了这一重要性。A项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项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自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

答案B

4.(·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以下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解析题干信息重要告诉我们事物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否定相对静止,B项强调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入选。A、C两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目规定。

答案B

5.有两位画家以《平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仿佛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了解平静的含义,因为他知道()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解析②③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题意规定。

答案A

6.(·浙江东阳二中考试)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全部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疗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结识是不停深化、发展的②人们可以结识和变化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于人类③只有结识规律,才能依照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运用规律④对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人们对“人体干细胞”有了新的结识,①符合题意;②错在变化规律上,规律是客观的;③应选,关于人体干细胞的新结识,“有望为人类提供诊疗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④错误,成功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答案为B项。

答案B

7.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结识。周文王曾告诫臣民:“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給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解析哲学启示侧重于考查如何做,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8.漫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告诉我们()

A.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客观规律

B.人可以发明规律推动事物发展

C.人应该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D.人在变化自然的同时也在变化规律

解析本题重要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意义。从漫画可以看出,原来美丽的湿地变成了今天的戈壁荒漠,告诫人们的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故选A。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发明、变化和消灭规律,故B、D两项表述有误;C项表述不科学。

答案A

B组

9.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某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例如男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