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和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和答案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诏曰:“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再诏:“欲天下务农蚕,令后宫亲蚕,百官受桑。”

材料二《汉书·食货志》载,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初算缗钱”,对商贾积货、手者贩鬻皆设重税;元鼎四年(前113)“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禁郡国私铸。

材料三居延汉简有载:“戍卒一人,月廪二石八斗;其妻、子随行,廪亦如之。”又载:“市谷一斗,值八十钱;盐一升,值二十钱。”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汉前期至中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共同目的。(8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边塞戍卒生活保障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

(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国家治理中“农”“商”“兵”三者关系的演变趋势,并谈谈你对“轻重”之辨的认识。(12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贞观三年(629),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朕每思之,不觉惕厉。”

材料二《唐律疏议》卷九《职制》规定:“诸营造官舍、器用,辄违令式及差科工匠,各计庸坐赃论。”

材料三敦煌文书S.5894号载,天宝年间某寺“常住田”四至:“东至渠,西至张宅,南至河,北至官道,共七十三亩”;同卷又载“常住羊”三十五口,“岁课乳酥三十升”。

(1)材料一中太宗“惕厉”之心反映了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材料二,指出唐律如何以制度约束统治者的“征求”。(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寺院经济的主要形态,并分析其与国家赋役制度的关系。(8分)

(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节制”与“制度”在初唐至盛唐国家治理中的互动,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启示。(10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上谕:“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准再赴浙省。”

材料二英商洪任辉(JamesFlint)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呈禀:“粤海关陋规日增,正税六两,此外加头、规礼、火足、验舱等银,几至三倍。”

材料三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人伍秉鉴致英商颠地函:“近岁茶价腾踊,以官库纹银七钱二分,合洋银一元,折耗甚巨,非我故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口通商”政策实施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其对中英贸易的影响。(8分)

(2)材料三中“纹银七钱二分合洋银一元”反映了怎样的货币冲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如何加剧中西贸易摩擦。(6分)

(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18世纪中后期清朝对外经济政策的实质,并评估其历史后果。(10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1914年5月1日《中华民国约法》公布:“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材料三192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宪法》公布:“中华民国永远为统一民主国,国体不得为修正之议题。”

(1)比较三则材料,指出民国初年宪政文本中“主权”与“统治权”表述的变化,并分析其政治背景。(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体不得为修正”条款出台的直接动因,并指出其历史局限。(6分)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宪政曲折历程的认识。(10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后,《新华日报》短评:“此为华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足证我军之战斗力。”

材料二1940年8月《中央关于政策问题的指示》:“在一切抗日根据地内,必须实行减租减息……同时交租交息,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材料三1944年晋察冀边区《边区政报》载:“阜平平阳村,战前地主占地68%,减租后降至42%;贫农占地由8%升至21%。”

(1)根据材料一,指出平型关大捷的政治意义,并说明其对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推动作用。(6分)

(2)材料二中“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并行的政策体现了怎样的抗战策略?结合材料三,分析其经济效果。(8分)

(3)综合三则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如何平衡“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并谈谈其现实启示。(10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是循序渐进的过渡形式。”

材料二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委市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小脚女人走路的批评,必须抛弃,应当全面规划,加快步伐。”

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4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