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重点知识点大全.docx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重点知识点大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重点知识点大全

综合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然而,由于长久以来的高度开发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黑土流失和退化严重。2020年7月2曰,习近平考察吉林省时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之一,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面对黑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黑、吉、辽等地纷纷打响黑土地“保卫战”试行推广免耕留茬技术,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定的覆盖。下图中甲为东北地区黑土状况分布图,乙为东北地区多年日平均大风(7级)日数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影响

(1)请从气候角度说明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

(2)东北地区黑土春季流失最严重,请说明其原因。

(3)说明免耕留茬技术在东北地区黑土修复和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有机质来源;秋季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多;冬季漫长、寒冷(有季节性冻土),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生产大于分解(有机质不断积累)。

(2)该季节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多大风,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强;正值春耕(或播种)季节,缺乏农作物(或植被)对土壤的保护。

(3)①留茬腐殖质积累更多,可以归还有机质,修复黑土。②残茬覆盖可以减少风、雨水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③对蚯蚓等土壤生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可以帮助在土壤内构造大孔隙让养分更好地流通。

解析:

本题以东北地区气温、降水分布图背景,结合我国东北黑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涉及了东北黑土特征及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知识,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1)

说明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主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进行分析。土壤有机质多来源于枯枝落叶及草本类植物;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气候为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植物生长量大,不仅枯枝落叶多,且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由于纬度较高,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较慢,可使有机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北地区春季黑土流失最严重的原因是,从气候条件看,春季气温回升快、春季4、5月份后,气温迅速回升到零摄氏度以上,此时雨季未到北方,降水少,蒸发强烈,土层松软;读东北地区多年大风日数统计图可知,3、4、5月份≥7级日数多,因此多大风天气,对土壤的侵蚀能力强;从植被条件看,冬季树木落叶,草地休眠,春季植被新叶刚刚萌发,防风能力差,风力侵蚀严重;从农业生产特点看,正值春耕时间,农作物还没有成长,缺乏农作物对土壤的保护。因此东北地区春季黑土流失最严重。

(3)

当地农民用“免耕留茬、秸秆覆盖”的方法,治理东北地区日益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免耕留茬、秸秆覆盖”对黑土修复和保护的作用是:①免耕能保持土壤结构,防止土壤过于疏松,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②留茬既能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同时还可以归还有机质,修复黑土,保护黑土肥力。③秸秆覆盖可以减少风、雨水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和含水量,提高土壤的生长能力。使日益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得以缓解。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D表示太阳内部,A、B、C代表太阳大气。则A为________层,B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

(2)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层,则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________。?

(3)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A为地壳,C、D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B为________,B、C的分界为________界面,当地震波由B传播到C时,横波________。

(4)若D表示地球表面,A、B、C代表地球大气,则B层的名称是________,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是________。

(5)若该图表示成熟土壤垂直剖面图(不含基岩),D为成土母质,则A为________层,C为________层。

答案:?????日冕?????耀斑或日珥?????D?????地幔?????古登堡?????消失?????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腐殖质?????淀积

解析:

试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大气的垂直分层、土壤结构等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1)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则C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A为日冕层。肉眼可见的是C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标志黑子发生在C光球层。B为色球层,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或日珥。

(2)沉积岩越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力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向上没一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