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优秀作文范文-冬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优秀作文范文-冬季

冬日札记:在寒潮与暖阳之间

一、寒潮:冬日的序曲

气象站的数据在十一月中旬跳了闸:48小时内,华北平原的气温从18℃骤降至-8℃,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时,我正坐在教室里,看见窗外的梧桐叶在风里打着旋儿,像被无形的手一把扯下。老师说,这是典型的“西伯利亚高压南下”——来自蒙古高原的冷气团,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推进,所过之处,气温“断崖式”下跌。我盯着手机上的温度曲线,那条绿色的线几乎垂直坠落,让人想起被按了快进键的秋天。

真正的寒潮是在傍晚抵达的。北风裹挟着沙尘,撞在玻璃窗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有人在窗外吹着低沉的号角。母亲提前封好的塑料薄膜在阳台上哗啦作响,她边往窗缝里塞毛巾边念叨:“老话说‘小雪封河,大雪封山’,今年这寒潮来得早,怕是要提前冻上护城河。”我凑到窗边,看见楼下卖烤红薯的老大爷把炭盆推得更近了些,红薯的焦香混着风里的冷气,钻进鼻腔,竟生出一种奇异的暖意。

气象站的朋友后来发来数据:这次寒潮过境,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最低气温达到-12.3℃,是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值;而哈尔滨的气温更是跌破-25℃,松花江的江面上已经开始结冰,冰层厚度已达5厘米。他附言说:“别看寒潮凶,其实是冬天的‘清洁工’——冷空气把雾霾吹散了,天空蓝得像被水洗过。”我抬头望向窗外,果然,连日来灰蒙蒙的天空此时澄澈得透明,几片薄云像被冻住的棉絮,静静地浮在湛蓝的背景里。

二、雪:六出飞花的密码

第一片雪落下时,是在冬至前三天。气象预报说“夜间有零星小雪”,没想到清晨醒来,整个世界已被染成白色。我踩着没过脚踝的雪去上学,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大地在轻轻打鼾。科学课上,老师拿出放大镜让我们观察雪片:“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边形,但每一片都独一无二,因为形成时的温度、湿度不同,晶体结构也不同。”我凑近看,果然,手中的雪花像精致的冰雕,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树枝,在放大镜下闪着细碎的光。

气象学家说,雪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汽、0℃以下的凝结核和适宜的温度。当云层中的水汽遇到冰晶,会直接凝华成固态,这就是“凝华”过程。而雪花的六边形结构,则源于水分子的氢键——就像搭积木时,水分子总是倾向于形成60度的夹角,最终拼出对称的六边形。我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瑞雪兆丰年”,原来这老话里藏着科学:雪层像棉被一样覆盖农田,既能保温,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雪融化后渗入土壤,还能补充水分,同时带走空气中的氮气,形成天然的氮肥。去年冬天雪多,开春时麦苗果然长得格外壮,绿油油的,像给大地铺了层绿毯。

北京的雪大多“温柔”,落地即化,但东北的雪却是“实诚”的。去年寒假去哈尔滨,松花江边的雪没过膝盖,踩上去像踩在海绵上。当地人说,这里的雪是“干雪”,因为气温低,雪粒结构疏松,密度只有0.05克/立方厘米,而北京南郊的“湿雪”密度可达0.3克/立方厘米——难怪北京的雪容易结冰,而哈尔滨的雪却能堆起半人高的雪人。我们在江边玩雪,用手抓起一把雪,雪粒从指缝间簌簌落下,在阳光下闪着钻石般的光泽,连呼吸都带着白茫茫的雾气,仿佛把整个冬天都吸进了肺里。

三、冰:凝固的时光

冬日的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时间的琥珀。小区里的池塘在入冬后就结了冰,起初只有薄薄一层,像撒了层盐粒,后来渐渐变厚,能清晰地看见冰层下的水草,像被囚禁的绿色影子。父亲说,冰的密度是0.92克/立方厘米,比水小,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这大概是大自然的慈悲,如果冰沉底,整个湖泊从下往上冻住,水里的生物就无处可逃了。

最让我着迷的是窗上的冰花。某个清晨醒来,发现窗户上结满了冰晶,像一幅幅抽象画,有的像松针,有的像羽毛,有的像蜂窝。妈妈说这是“凝华现象”,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冰晶附着在上面。我凑近看,冰花的纹路细密而有序,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玻璃上作画。后来我特意查了资料,冰花的形态取决于玻璃的温度和湿度:温度越低,冰晶越小;湿度越大,冰花越繁复。有一次我把一杯热水放在窗台上,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冰花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开来,像开了朵冰做的花,美得让人屏息。

在颐和园昆明湖边,我见过最壮观的冰。冬日的昆明湖结了厚厚的冰,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着佛香阁的飞檐。冰面上有滑冰的人穿梭,他们的冰刀划过冰面,留下银色的轨迹,像在琴键上跳舞。老师说,冰刀之所以能在冰上滑动,是因为压强使冰面融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叫“压熔现象”——就像我们滑冰时,冰刀对冰面的压强可达几百个大气压,使冰的熔点降低到-0.5℃左右,所以冰面会“出汗”。我试着用手指按压冰面,果然,指尖下的冰微微融化,渗出细小的水珠,在阳光下像钻石一样闪亮。

四、冬日生灵:与寒冷共舞

冬天不是生命的休止符

文档评论(0)

唐纯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