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1安全:生命无小事,数据在“说话”演讲人
2025小学乘坐公交车安全保健课件
各位同学、老师们:
每天清晨,当你们背着书包站在公交站台,看着熟悉的线路车缓缓驶来;傍晚放学时,又随着人群有序上车,透过车窗看城市的街景——公交车,早已成为我们上下学最亲密的“伙伴”。作为陪伴过千名小学生乘车的公交安全员,我深知:看似平常的公交出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与健康。今天,我们就从“安全”与“保健”两个维度,共同学习如何做一名“懂规则、会保护、有健康”的公交小乘客。
一、为什么要重视公交乘车安全与保健?——从一组数据和一次见闻说起
011安全:生命无小事,数据在“说话”
1安全:生命无小事,数据在“说话”根据2023年交通运输部儿童出行安全报告显示:全国12岁以下儿童公交出行事故中,63%的伤害发生在上下车瞬间,28%因车内跑动、攀爬引发,9%与头手伸出窗外直接相关。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因为疏忽大意而受伤的孩子——可能是急刹车时没扶稳撞到头的疼痛,可能是下车时被车门夹到手指的红肿,甚至是更严重的意外。
作为公交安全员,我曾在早高峰遇到过这样一幕:一个三年级男生为了抢座位,在车启动时从后门冲向前排,结果司机急刹避让行人,他整个人撞在座椅扶手上,额头肿起了鸡蛋大的包。事后他哭着说:“我就是想快点坐下,没想到车会突然停……”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对小学生来说,“安全”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每一个动作、每一秒的谨慎。
022保健:健康藏在细节里,习惯定未来
2保健:健康藏在细节里,习惯定未来公交出行中的保健问题常被忽视,但它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比如:
晕车的同学如果不提前准备,可能一路恶心呕吐,影响听课效率;
冬天车窗紧闭时,不戴口罩可能吸入他人咳嗽的病菌,增加感冒风险;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不仅伤眼睛,还会让颈椎“抗议”……
这些细节,就像藏在日常里的“健康小关卡”,跨过去,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跨不过去,可能就会被小毛病困扰。
过渡:了解了重要性,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安全”和“保健”细化到乘车的每一个环节——从候车到上车,从途中到下车,每一步都有学问。
031第一重准备:候车时的“安全站位”
1第一重准备:候车时的“安全站位”候车是乘车的起点,也是事故高发环节。大家要记住三个关键词:
(1)选对站点:公交站点通常有明确的“候车区”标识(比如黄色虚线或“候车区”字样)。有些同学为了“看清楚车来”,会站到机动车道边缘,这非常危险!公交车进站时,驾驶员的视线有盲区,离车头太近或紧贴车道站立,可能被剐蹭。正确做法是:站在候车区黄色线后,与车道保持1米以上距离。
(2)排队候车:早高峰的站台可能很拥挤,但“排队”不仅是文明,更是安全。我曾见过两个同学为了“先上车”推搡,结果其中一人被后面的人群挤到车道上,险些被电动车撞倒。记住:“前门上、后门下”是公交的基本规则,排队候车能避免拥挤踩踏,也能让司机准确判断上下车人数,减少急刹风险。
1第一重准备:候车时的“安全站位”(3)观察车辆:车来的时候,别急着冲上去!先观察车的行驶状态——如果司机正在避让行人、紧急变道,说明车还没停稳;如果车停得歪歪扭扭,后门可能没对准站台。这时候强行靠近,容易被车门夹到或被车边的障碍物刮伤。正确做法是:等车完全停稳、车门完全打开后,再有序上前。
042第二重准备:随身物品的“精简法则”
2第二重准备:随身物品的“精简法则”书包、水杯、乐器盒……我们的随身物品可能成为“安全隐患”。需要注意:
(1)大物件“贴紧身体”:如果背着大书包或提着乐器盒,上车时要双手抱稳,避免物品甩动碰到他人或卡住车门。曾经有个同学背着鼓鼓的书包,上车时书包带勾住了车门,司机没注意直接关门,结果书包被扯坏,同学的肩膀也被勒红了。
(2)尖锐物品“收进包”:铅笔、剪刀等文具要放进笔袋或书包里,不要拿在手里晃。我见过最惊险的一次:一个同学把削尖的铅笔插在衣服口袋上,急刹车时身体前倾,铅笔尖差点戳到眼睛!
(3)零食饮料“密封好”:早餐没吃完的豆浆、牛奶,最好装在带盖子的杯子里。如果直接拿在手里,急刹车时饮料洒出来,不仅弄脏车厢,还可能让地面湿滑,导致自己或他人摔倒。
053第三重准备:身体状态的“自我检查”
3第三重准备:身体状态的“自我检查”出发前,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健康小测试”:
是否晕车:如果平时容易晕车,早上别吃太油腻的东西(比如油条、煎蛋),可以提前准备一片生姜含在嘴里(生姜能缓解恶心),或者让家长贴一片晕车贴(记得提前问医生适不适合自己)。
是否吃饱:空腹乘车可能会低血糖(头晕、出冷汗),但吃太饱也容易晕车。建议早餐吃七分饱,以馒头、粥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是否穿对鞋:尽量穿防滑的运动鞋,避免穿拖鞋或鞋底太滑的鞋子(比如塑料凉鞋)。曾经有个同学穿拖鞋上车,急刹车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