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七(1)班举办了“赏秋·品秋”的主题活动,请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走进秋日田野】

秋日的田野藏着最治愈的风景。蓝天低悬着几缕白云,倒映在湖中,湖水澄澈如镜。风过时,田间的稻穗便抖擞起精神,像等待检阅的士兵。远处的树木褪去夏的葱茏,叶片xiāng嵌上金边;高miǎo的天空下,它们静静伫立。①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②偶有鸟儿飞过,鸣声清脆,仿佛大自然特意莅临这片田野,送来秋日的问候。比起春天繁花嫩叶的热闹,秋日田野更像一位沉稳的长者,用沉甸甸的果实迎接每一位造访者。

1.请给加点字注音。

澄澈______抖擞______

2.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āng嵌()高miǎo()

3.下列对语段相关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湖水澄澈如镜”一句时,可以重读“澄澈”,强调湖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B.朗读“偶有/鸟儿飞过,鸣声/清脆,仿佛/大自然/特意莅临/这片田野,送来秋日的问候”,通过合理停顿,放慢节奏,贴合田野的宁静感,体现秋日舒缓氛围。

C.①句“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这句话运用的是暗喻。

D.②句“莅临”一词的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来指贵宾,用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对大自然的敬重,使用恰当。

【活动二:品味秋之气韵】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是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二句成一联,共计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由《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可知该节日有登高、饮酒等习俗。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例如谢安被尊称为谢太傅,“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就是指诗人。

5.品味秋之气韵。

下面四个“秋”字,是一位同学从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收集的。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一是草书,笔势连绵,写出了秋之灵动飞扬。

B.图二是楷书,字体方正,写出了秋之端庄秀美。

C.图三是行书,体态宽扁,写出了秋之悠远绵长。

D.图四是隶书,蚕头雁尾,写出了秋之沉稳厚重。

6.班级计划在文化角贴一副秋日主题对联,对联在展示时不小心沾到了水,上、下联的后几个字晕开无法辨认,请你帮助判断。(填字母)

上联:稻浪翻滚______下联:金桂飘香______

A.秋意浓B.丰收乐

【活动三:描写秋日美景】

7.活动中,同学们描绘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秋景。有部分语句存在问题,请修改过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A】金黄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显得格外特别饱满。农民伯伯挥汗如雨地收割金黄的稻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公园里,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大人们聊着一年的收获,【B】没有谁不会不沉醉其中,真是有着说不尽的快乐啊!

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帮忙修改。

(1)【A】处画线句改为______

(2)【B】处画线句改为______

8.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

早春时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迭:“①______,江春入旧年”。置身江南暮春,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发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叹:“②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朱自清在《春》中激励我们:“③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天净沙·秋思》以“④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苍凉萧索的气氛让我们感受的是马致远的孤寂悲苦。“峨眉山月半轮秋,⑤______。”这一轮秋月却让离乡外出的李白百感交集。《论语》中孔子面对滔滔江水感叹:“⑥______,不舍昼夜。”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诗人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9.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下面对诗歌第一句所呈现的意境氛围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雄伟壮阔 B.迷蒙凄凉 C.恬静优美 D.虚幻缥缈

10.诗作的后两句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后两句在表达的情感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