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pptVIP

第一章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2、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

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中药学的发展;1.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

2.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3.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4.《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作者:梁·陶弘景所辑。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载药数目:730种。

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1.“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

3.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

4.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隋唐时期】

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载药数目:844种。

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1.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2.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深远的影响。

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宋代、金元】

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1、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开宝本草》

《嘉祐补注本草》

《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2、宋代个人著名本草著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年代:1082-1083年。

载药数目:1500余种。

学术价值:

各药之后附列大量方剂(药方)以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宋以前许多本草资料后来已经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下来;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明代】

代表作:《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

主要内容和体例:全书52卷,约200万言,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论分16部、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

主要成就和贡献:《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奉敕修定本草,编成《本草品汇精要》,收药1815种。;【清代】

1、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1)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2)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

(3)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璐《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等。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当代的本草成就】

1、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

;2、涌现的中药新著,数量多,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

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原色中国本草图鉴》

;要点:

《神农本草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