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研哲学2025年伦理学综合复习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义务论
2.德性伦理
3.功利主义
4.生命伦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
2.简析义务论与功利论的主要分歧。
3.简述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其伦理意义。
4.简述环境伦理学中的“深层生态学”观点。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道德价值是主观的,没有普遍标准”,请辨析此观点。
2.“追求个人幸福与履行社会义务是统一的”,请辨析此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科技发展对传统伦理观念带来的挑战及其伦理应对。
2.结合当代社会现象,论述德性伦理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义务论:伦理学理论之一,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义务或规则。义务论强调行为的动机和普遍性原则,认为有些行为本身就是对或错的,无论其后果如何。代表人物有康德,其核心思想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解析思路:*考察对义务论基本概念的掌握。需回答其核心观点(行为基于义务/规则)、与结果论的区分(强调动机/原则vs.后果)、以及代表人物康德及其核心准则。
2.德性伦理:伦理学理论之一,关注个体道德品质(美德)的培养和展现,认为道德行为是拥有良好德性的人自然做出的反应。德性伦理强调人的品格、性格和修养,而非仅仅是行为的规则或后果。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其核心思想是“优良品质在于行动,并且优良品质在于合乎德性的行动”。
**解析思路:*考察对德性伦理核心概念的掌握。需回答其关注点(美德/品格vs.规则/后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以及德性的定义和表现方式。
3.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之一,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后果,特别是能否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功利主义是一种后果论,强调行为的计算和权衡,主张“最大幸福原则”。代表人物有边沁和密尔。
**解析思路:*考察对功利主义基本概念的掌握。需回答其核心观点(行为基于后果/幸福)、原则(最大幸福原则)、代表人物及其区分(边沁/密尔)。
4.生命伦理:关注与生命相关的伦理问题,涉及生物医学、生殖技术、基因工程、安乐死、临终关怀等领域的道德抉择。生命伦理学运用伦理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和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旨在维护生命尊严,促进人类福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命起始、生命维持、生命终结等议题。
**解析思路:*考察对生命伦理概念的理解。需回答其定义域(生命相关领域)、应用领域(生物医学、生殖、基因等)、目的(解决道德问题、维护生命尊严)。
二、简答题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亚里士多德的“中道”(GoldenMean)是一种关于德性的伦理学说。它认为,每一种德性都是一种“中道”,即介于两种对应的恶(一种缺陷,即不足;另一种过度)之间的恰当状态。这种中道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于具体的个人、具体的情境而言的“恰当的”情感或行为活动。它要求个体根据理性,在实践智慧(Phronesis)的指导下,在各种情境中找到并践行恰当的行为,实现灵魂的完善(Eudaimonia,通常译为幸福或繁荣)。
**解析思路:*考察对亚里士多德中道学说的理解。需回答其定义(德性是中道)、中道的构成(介于两种恶之间)、中道的特性(相对性/情境性)、以及实现中道所依赖的能力(理性/实践智慧)。
2.简析义务论与功利论的主要分歧:义务论与功利论是西方伦理学中两大对立的理论阵营,其核心分歧在于判断行为道德价值的标准不同。义务论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某种道德规则或义务,强调动机的正当性,认为有些行为原则(如“不撒谎”、“不杀人”)具有绝对的道德地位,无论其后果如何。功利论则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后果,特别是能否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或利益,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能产生最佳总体效果的行动才是道德的。简言之,义务论关注行为本身符合规则(动机论/原则论),功利论关注行为后果带来幸福(结果论/后果论)。
**解析思路:*考察对两大理论核心差异的辨析能力。需明确各自的标准(义务/规则vs.后果/幸福)、关注点(动机vs.结果)、以及对绝对道德原则的态度。
3.简述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其伦理意义:儒家的“仁”(Ren)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意指一种发自内心的、以他人为重的同情心、关怀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