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极乐寺纪游》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极乐寺①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②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③,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④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节选)
【注释】①极乐寺:在北京阜成门外。②中郎:指袁宏道的弟弟袁中道。③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这里指弃官退隐。④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心愿”。
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处。(限标两处)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盖竹柏影也???盖:
(2)极乐寺去桥可三里??去:
(3)思立亦以为然??然:
13.请按要求填写下面表格。
篇目
写景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写承天寺庭院的景象,先用“空明”一词来写月光的特点,点染出空灵的意境,进而用“水中藻、荇交横”写出了的情态,极具动态之美,营造出一个幽静迷人的夜景。
《极乐寺纪游》
作者写极乐寺殿前的“剔牙松”,描绘其形态是:。作者之所以特别留意这几株经霜不凋、高大挺拔的古松,是因为它们跟作者不愿与官场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有相通之处。
14.苏轼为承天寺的夜景只属于他和张怀民这两个闲人而感叹。游极乐寺的袁宗道能否算得上苏轼所说的“闲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1.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12.原来是距离是的;对的
13.皎洁(澄净明亮等)竹柏斑驳的影子如同“藻、荇”在水中摇曳生姿松身鲜翠嫩黄,树皮斑驳,像大片的鱼鳞,树干粗大,有七八围多
14.苏轼所说的“闲人”,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袁宗道在“暇日”游极乐寺,西湖胜境也“入梦已久”,可见其更多的时间里还是身陷官场繁杂的事务中,只是偶尔到自然的美景中去舒缓一下疲惫的心灵,他向往着有朝一日能“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却一段钟情山水的心愿。由此看来,袁宗道还算不上苏轼所说的“闲人”。
【导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之情,反映出闲适淡然的心境。月色、竹柏影交相辉映,寓意闲适而孤高,透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袁宗道的《极乐寺纪游》通过对剔牙松的描写,借景抒发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两篇文章虽然立意不同,但都以景抒情,表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
1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
“暇日”作时间状语,其后断开;“曾与黄思立诸公”作为句子的状语,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游”这个动作的,在它之后停顿;“游此”是句子的谓语和宾语,即游览这个地方(极乐寺),是句子的核心动作及对象。故断为: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盖:原来是;(2)句意: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去:距离;(3)句意:黄思立也认为是对的。然:是的,对的。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空,“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这里写出了月光皎洁、澄净、明亮的特点;第二空,“水中藻、荇交横”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故“水中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斑驳的影子如同“藻、荇”在水中摇曳生姿;第三空,“剔牙松”的形态,结合乙文中“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蜀中有杜处士》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三峡》《记雪月之观》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答谢中书书》《水经注河水龙门》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答谢中书书》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宜都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水经注江水》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峡》《水经注宜都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诚信是金》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放大镜和望远镜》含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公司招聘简章.docx VIP
- 谕兴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版).pdf VIP
- 202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pdf VIP
- 热等静压市场分析报告.pdf VIP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 健康饮食益处多(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二年级下册 (1).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GA_T 1147-201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