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阅读.docxVIP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阅读.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指导(附高频篇目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核心考点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章内容理解及主旨把握的能力,高频考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1.文言实词: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通假字。

2.文言虚词:常见虚词包括“之、其、而、以、于、乃、虽、然”等,需掌握其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如“之”可作代词、助词、动词)。

3.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见……于……”)、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战于长勺”)、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

4.内容理解:概括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作者观点、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5.艺术手法:常见手法包括对比(如《师说》中“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喻(如《劝学》中“青出于蓝”)、借代、引用等。

二、高频文言文篇目解析(附真题风格练习)

篇目1:《劝学》(荀子)

核心考点:

-实词:“假”(借助)、“绝”(横渡)、“跬”(半步)、“骐骥”(骏马)、“驽马”(劣马)。

-虚词:“而”(表修饰/转折,如“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特殊句式:判断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主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比喻论证(如“积土成山”“锲而不舍”)说明学习需积累、坚持、专一。

真题风格练习: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借助)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问广博)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D.蟹六跪而二螯(蟹脚)

答案:B(“博学”指“广泛地学习”,非“学问广博”)。

2.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什么?

答案:比喻通过学习可以超越原来的自己(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强调学习的提升作用。

篇目2:《师说》(韩愈)

核心考点:

-实词:“师”(名词作动词,学习/从师)、“传道”(传授道理)、“庸”(岂,哪)、“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虚词:“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中为助词“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为取独)、“其”(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爱其子”中为代词)。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主旨: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论点,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

真题风格练习:

1.下列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B.老师,是因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

C.老师,是靠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D.老师,是所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答案:A(“所以”译为“用来……的”,“者……也”表判断)。

2.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

答案:反映了士大夫阶层以向地位低的人学习为羞耻、以向官位高的人学习为谄媚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篇目3:《赤壁赋》(苏轼)

核心考点:

-实词:“冯”(通“凭”,乘)、“溯”(逆流而上)、“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舳舻”(战船)、“匏樽”(葫芦做的酒器)。

-虚词:“于”(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为“在”)、“而”(表修饰/转折)。

-特殊句式: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之客”)。

-主旨:通过主客问答,由月夜泛舟的快乐转入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最终以“变与不变”的哲理化解忧愁,体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真题风格练习:

1.文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夸张和侧面描写,通过写潜藏的蛟龙起舞、寡妇哭泣,侧面烘托出洞箫声的凄凉悲切,表现客人内心的哀怨。

2.苏轼在文中如何看待“人生短暂”与“宇宙无穷”的矛盾?

答案: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时刻在变,人生短暂;但从“不变”的角度看,物与我皆无尽,不必羡慕长江无穷,应以豁达心态面对,体现其超脱的人生观。

篇目4:《氓》(《诗经·卫风》)

核心考点:

-实词:“蚩蚩”(忠厚的样子)、“匪”(通“非”,不是)、“愆”(拖延)、“将”(愿,请)、“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虚词:“之”(如“桑之未落”中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以”(如“以尔车来”中为介词“用”)。

-主旨:叙述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遭遇,控诉男子的负心,反映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体现她从沉溺到决绝的心路历程。

真题风格练习: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寓意?

文档评论(0)

学习办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各种文档PPT模板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21日上传了中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