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冰糖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活动设计背景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特色美食,其“红果穿串、糖衣晶莹”的外形充满视觉美感,蕴含“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文化寓意。本活动针对大班幼儿“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欢动手创作”的发展特点,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引导幼儿感受传统美食的艺术价值,培养动手能力与审美情趣,同时渗透传统文化认知。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冰糖葫芦的外形特征(圆形果实、线性穿串、糖衣光泽)与传统寓意;
认识红、黄、绿等色彩在冰糖葫芦中的搭配运用。
(二)技能目标
能运用团、搓、粘、画等技能,创作立体或平面的冰糖葫芦作品;
尝试自主搭配果实颜色与串数,发展创意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传统美食的艺术魅力,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创作乐趣,增强自信心与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观察材料:实物冰糖葫芦(3-4串,含山楂、草莓、橘子瓣等不同果实)、冰糖葫芦图片/视频(展示制作过程与不同样式);
创作材料:
立体组:超轻黏土(红、黄、绿、棕等颜色)、牙签(提前剪短磨圆,避免尖锐)、白色亮片(模拟糖衣);
平面组: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白色颜料(点缀糖衣光泽);
辅助材料:托盘(放置黏土)、湿巾(清洁手部)、作品展示板(贴有“冰糖葫芦小铺”标签)。
(二)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观察传统美食(如汤圆、粽子)的经验,具备简单的黏土塑形与绘画基础。
四、活动流程(总时长:30分钟)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谜语导入:“红红身子圆又圆,一串一串像灯笼,外面裹着水晶衣,咬一口来甜又酸——猜猜是什么?”(引导幼儿猜出“冰糖葫芦”);
实物观察:出示真实冰糖葫芦,引导幼儿触摸(感受糖衣的光滑)、观察(数一数每串有几颗果实、果实是什么颜色、糖衣是什么样子),提问:“冰糖葫芦的果实像什么?糖衣在阳光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们喜欢在冬天吃冰糖葫芦呀?”(渗透“团圆、甜蜜”的寓意);
视频欣赏:播放1分钟冰糖葫芦制作短视频(重点展示“穿串、裹糖衣”环节),让幼儿直观感受制作过程的艺术感。
(二)示范讲解:明确方法(7分钟)
立体作品示范(黏土版):
步骤1:取红色黏土,揉成3-5个大小相近的圆形(“做山楂果实,要圆滚滚才好看哦”);
步骤2:用磨圆的牙签将圆形黏土依次穿起来(“轻轻穿,别把果实戳破啦,一串可以穿3颗或5颗”);
步骤3:贴上白色亮片或涂抹少量白黏土(“给冰糖葫芦裹上亮晶晶的糖衣,像下雪一样美”);
步骤4:用棕色黏土做“竹签柄”,固定在串的底部(“这样拿起来更方便啦”)。
平面作品示范(绘画版):
步骤1:用棕色笔画出斜向的竹签(“竹签要画得直直的,别歪啦”);
步骤2:在竹签上画3-5个相连的圆形(“果实要紧紧靠在一起,像好朋友手拉手”);
步骤3:给果实涂红、黄、绿等颜色(“可以画山楂味、草莓味、橘子味的冰糖葫芦”);
步骤4:用白色颜料点画或画弧线(“糖衣亮晶晶的,我们用白色画出光泽”)。
创意提示:“除了山楂串,我们还可以做‘水果混合串’,比如红色草莓+黄色橘子,或者给糖衣加一点金色亮片,让冰糖葫芦更特别!”
(三)自主创作:动手体验(12分钟)
分组选择:幼儿自主选择“立体组”或“平面组”,4-5人一组围坐,每组配备1名教师巡回指导;
个性化创作:
指导重点1:帮助手部力量弱的幼儿揉圆黏土,提醒用磨圆的牙签,避免扎手;
指导重点2:鼓励幼儿大胆配色,如“绿色的猕猴桃串”“红黄相间的混合串”,不局限于传统样式;
指导重点3:引导小组合作,如“你做3颗串,我做5颗串,我们一起开个冰糖葫芦小铺”;
过程互动:教师巡回时提问,如“你的冰糖葫芦是什么口味的呀?要卖给谁吃呢?”,激发幼儿的想象与表达。
(四)展示分享:体验成功(6分钟)
作品展示:幼儿将作品放在“冰糖葫芦小铺”展示板上,立体作品插在泡沫底座上,平面作品贴在展示板周围;
分享交流:邀请3-4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我做的是草莓冰糖葫芦,用了红色黏土,还加了白色亮片当糖衣”“我画了5颗山楂,因为我喜欢数字5”;
集体欣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小铺”,用“亮晶晶”“圆滚滚”“色彩真漂亮”等词汇赞美作品,同时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串?为什么?”,引导幼儿学习欣赏同伴作品。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更多材料(如吸管、彩色珠子),让幼儿尝试制作“超大号冰糖葫芦”;在角色区开设“冰糖葫芦店”,幼儿扮演店主与顾客,进行买卖游戏。
家园共育:发放“冰糖葫芦亲子任务卡”,鼓励家长带幼儿观察路边的冰糖葫芦小摊,或一起用水果(如圣女果、葡萄)制作简易冰糖葫芦,拍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