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VIP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第一部分(1~2题12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随着气温的下降,石家庄的桂花已经悄然绽放,一株株桂花树迎着秋风散发出醉人的味道,叶丛里星星点点地露着赤黄,整个广场都甲_____(弥漫/弥散)着桂花的香气。我怀揣一份好奇,出门寻找桂花的(zōngjì)。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毫不吝啬地在浓浓的绿叶中绽开了。鸟儿都(pánxuán)在天空中,一边唱着,一边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停下脚步,在一片乙_____(静谧/静默)中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ōngjì)

②(pánxuán)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吝啬(qiáng)

B.贮蓄(chǔ)吝啬(qiáng)

C.贮蓄(zhù)吝啬(sè)

D.贮蓄(chǔ)吝啬(sè)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写在下面。

2.(6分)班级开展“改编课本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为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班将于1月10日下午两点举办课本剧展演活动,很荣幸能邀请到您来担任评委。期待您的莅临指导,并对本次演出提出宝贵的建议。

(2)同学们想排演课本剧参加学校的联欢晚会,如图是课本剧排演的构思框架图,请用一段文字对其进行描述。

二、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

3.(6分)默写。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不乏经典,我们在其中感悟古人精神,汲取中华民族语言的力量。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感悟“海日生残夜,(1)”的自然之理;在曹操《观沧海》中,感悟“(2),洪波涌起”的汹涌之景;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感受“(3),”的谆谆叮咛,淡泊宁静;只学习还不够,除此之外,学与思还应当相互结合,否则就会如孔子所言“(4),”(《论语》十二章),愿大家都能在中华经典中涵养品性,学有所成。

4.(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甲】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解释“却话巴山夜雨时”中“却话”一词的意思。

(2)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问归期”而“未有期”,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愁。

B.甲诗中的“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乙诗中的“伴”字把“影”与“身”联系起来,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D.乙诗构思精巧,语言华丽典雅,描写了冬至夜晚诗人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感情真挚。

(3)这两首诗歌的最后两句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5.(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①云“不见”。嘿然②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③,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选自《楚人隐形》,有删改)

【乙】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④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⑤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⑥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说符》,有删改)

【注释】①绐:哄骗。②嘿然:沉默不语的样子。③受辞:听取供词。④素:白色。⑤缁(zī):黑色。⑥向:先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遂于树下仰取叶遂:

②汝见我不不:

③乃厌倦不堪堪:

(2)下列对[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B.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C.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D.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②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4)阅读[乙]文,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连

6.(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母亲与翠花

陈家忠

①有一只叫翠花的狗。

②四十多年前,我也就八九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