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文言文阅读试题卷.docxVIP

中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文言文阅读试题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文言文阅读试题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1)便要还家()

(2)咸来问讯()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无论魏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渔人“从口入”后,看到桃花源中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乐的景象。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乃大惊”,既表现出他们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暗示了桃花源与外界隔绝已久。

C.桃花源中人“皆叹惋”,是因为渔人讲述了外界朝代更迭、战乱频繁的情况,与桃花源的安宁形成对比。

D.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中人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担心渔人会再次回到桃花源打扰他们的生活。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个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并以“仙”“龙”类比“吾德”,突出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从视觉角度描写陋室环境,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体现陋室的“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陋室主人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D.文章结尾引用孔子“何陋之有”,既呼应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作者通过描写陋室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曹刿论战(节选)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小信未孚()

(4)公将鼓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是因为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远见。

B.鲁庄公提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都被曹刿否定,是因为这些做法未能惠及百姓、取信于民。

C.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允许击鼓进军,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允许追击,体现了他善于把握战机、谨慎用兵的特点。

D.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和战争场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0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