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一)专项训练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那只陪我长大的老母鸡
①我家曾有一只老母鸡,黄色的羽毛总是乱糟糟的,像覆盖了一层晒干的稻草,只有鸡冠是鲜艳的红,像顶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它来我家那年,我刚上一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个迎接我的准是它——扑扇着翅膀跑到我脚边,发出“咯咯咯”的温柔叫声,用脑袋蹭我的裤腿。
②老母鸡很能干,每天天不亮就跳到鸡窝旁的枣树上打鸣(后来我才知道,母鸡打鸣很少见),叫醒全家。更让我骄傲的是,它每天都能下一个热乎乎的鸡蛋,蛋壳带着淡淡的粉白色,比超市里买的鸡蛋小一些,却格外香。妈妈总说:“这鸡蛋啊,是老母鸡给你攒的‘营养丸’。”我每次吃鸡蛋时,都会偷偷留一点蛋黄,跑到鸡窝旁喂给它,它会啄着我的手心,痒痒的,暖暖的。
③有一次,我发高烧,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朦胧中,我听见“咯咯咯”的叫声,睁开眼,看见老母鸡站在床前的地板上,正歪着脑袋看我。妈妈说,它是从鸡圈里飞出来的,一直围着我的房门转。那天下午,它就蹲在我的床边,一动不动,像个守护我的小卫士。直到我退烧,它才跟着妈妈回到鸡圈。
④后来我上了四年级,老母鸡越来越老了,羽毛失去了光泽,下蛋也越来越少。有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鸡窝捡蛋,却发现老母鸡趴在鸡窝里,再也没有醒来。妈妈把它埋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我蹲在树旁哭了很久,手里攥着它昨天刚下的最后一个粉白色鸡蛋。
⑤如今,那棵枣树已经长得很高大,每年都会结满红彤彤的枣子。每当我摘枣子时,总会想起老母鸡——想起它乱糟糟的黄色羽毛,想起它蹭我裤腿的温柔,想起它蹲在床边守护我的模样。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用小小的陪伴,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1.短文围绕“老母鸡”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请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黄色的羽毛总是乱糟糟的,像覆盖了一层晒干的稻草,只有鸡冠是鲜艳的红,像顶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3分)
1.第②段中提到“母鸡打鸣很少见”,作者写这件事的用意是什么?(2分)
1.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老母鸡是一只怎样的鸡?(3分)
1.短文结尾写道:“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用小小的陪伴,温暖了我整个童年。”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陪伴”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说明文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10题。
会“说话”的植物
①提到“说话”,我们总会想到人类或动物,可你知道吗?有些植物也能“说话”,只不过它们的“语言”和我们不同,需要特殊的“翻译”才能听懂。
②植物的“语言”首先体现在“气味信号”上。当一株玉米受到毛毛虫啃咬时,它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飘到周围的玉米植株上。收到信号的玉米,会立刻在叶片中合成一种有毒的蛋白质。毛毛虫吃了含有这种蛋白质的叶片后,会消化不良,甚至死亡。除了玉米,西红柿、棉花等植物也会用这种“气味语言”传递危险信息。
③植物还会通过“振动信号”“说话”。科学家发现,当蚜虫靠近豌豆的叶片时,豌豆叶片会发出微弱的振动,频率在20-100赫兹之间。这种振动虽然人类听不见,但附近的瓢虫却能“听”到——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收到豌豆的“求助信号”后,就会飞来捕食蚜虫。更神奇的是,不同植物的“振动语言”还不一样,比如向日葵的振动频率较低,而玫瑰的振动频率较高。
④此外,植物的“语言”还包括“颜色变化”。比如牵牛花,清晨是蓝色的,随着太阳升高,逐渐变成粉色,到了傍晚又会变成紫色。这种颜色变化不仅是为了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传播花粉,也是在向周围的植物“告知”一天中温度、光照的变化。还有一些植物,当土壤缺水时,叶片会变得枯黄,这其实是它们在向人类“求救”:“我渴了,快给我浇水!”
⑤植物的“语言”虽然隐蔽,但却真实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植物语言翻译器”,能将植物的化学信号、振动信号转化为人类能理解的信息。未来,我们或许能通过这种“翻译器”,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需求,更好地保护它们。
1.短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植物的“语言”?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3分)
1.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当一株玉米受到毛毛虫啃咬时,它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飘到周围的玉米植株上。收到信号的玉米,会立刻在叶片中合成一种有毒的蛋白质。”
1.第③段中“这种振动虽然人类听不见,但附近的瓢虫却能‘听’到”一句中,“听”字为什么加引号?(2分)
1.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所有植物都能通过“气味信号”传递信息
B.植物的“振动信号”人类都听不见
C.牵牛花的颜色变化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练习题.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练习题.docx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Section A Why do you like animals_练习题.docx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卷.docx
- 介词-六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必刷卷(人教版PEP).docx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记叙文专题试题卷.docx
-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七 阅读理解之写人篇(试题卷).docx
- 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检测试题卷.docx
- 小升初专项复习(通用版)形容词副词试题卷.docx
- 统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考点过关试题卷.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