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清洗操作规范
(一)预处理要求
1.污染器械应在使用后1小时内送达消毒供应中心(CSSD),若延迟处理需采用保湿措施(如覆盖湿纱布或使用专用保湿剂),避免污染物干涸。
2.接收污染器械时需双人核对,记录器械名称、数量、污染程度及完整性,对明显破损或功能异常的器械单独标注并登记。
3.开放性创口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器械需标注“感染性”,单独放置于防渗漏、有标识的密闭容器中,优先处理。
(二)分类与清洗方法选择
1.器械分类应遵循“先分类后清洗”原则,按材质(金属、塑料、玻璃)、结构(管腔、关节、平面)、污染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开。管腔类器械(如吸引管、内镜附件)需单独归类,确保管腔通畅无堵塞。
2.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优先选择机械清洗;以下情况需手工清洗:
-复杂器械(如手术剪咬合面、持针器齿槽);
-精密仪器(如光学窥镜、电子器械);
-不耐机械清洗的材质(如橡胶、软质塑料);
-机械清洗后仍有残留的器械。
(三)手工清洗操作流程
1.冲洗:将器械置于流动水下(水温15-30℃),用软毛刷或高压水枪冲洗表面血液、体液等污染物,管腔器械需使用专用水枪或气枪反复冲洗,直至无肉眼可见污渍。
2.洗涤:使用多酶清洁剂(浓度按产品说明书配制,通常1:200-1:500),水温30-40℃,浸泡时间5-10分钟。浸泡时确保器械完全浸没,关节类器械需打开,管腔类器械需注满清洁剂。浸泡后用软毛刷、海绵或清洗布擦拭表面,管腔类使用专用刷(刷头大小与管腔匹配)反复刷洗,避免划伤器械。
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器械表面及管腔,去除残留的清洁剂与污染物,时间≥2分钟。漂洗后器械表面应无泡沫,管腔无液体滞留。
4.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或软化水(电导率≤15μS/cm)进行冲洗,水温≥50℃,时间1-2分钟,确保去除钙镁离子等残留,避免器械表面结垢。
(四)机械清洗操作流程(以自动清洗消毒器为例)
1.装载:器械应单层放置,关节打开、管腔垂直或倾斜,避免重叠;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片)需用保护套包裹,防止损伤清洗舱壁或其他器械;篮筐装载量不超过舱体容积的90%,小件器械使用专用网篮固定。
2.程序选择:根据器械类型选择清洗程序(如普通器械程序、精密器械程序、感染器械程序),典型程序参数如下:
-预洗:水温30-35℃,时间2-3分钟,压力200-300kPa,去除大块污染物;
-主洗:多酶清洁剂(浓度1:200),水温40-45℃,时间5-8分钟,压力300-400kPa,深度分解有机物;
-漂洗:流动水冲洗,水温50-55℃,时间3-4分钟,压力200-300kPa,去除清洁剂残留;
-终末漂洗:纯化水冲洗,水温65-75℃,时间2-3分钟,压力150-200kPa;
-消毒(可选):水温≥90℃,持续时间≥30秒,或使用湿热消毒(80℃,10分钟);
-干燥:热空气(70-90℃)循环,时间10-20分钟,至器械表面无可见水痕,管腔器械内部干燥。
3.特殊器械处理:内镜附件需使用专用清洗架,管腔连接至清洗消毒器的注液口,确保内部充分冲洗;电刀头、超声刀头需使用低泡清洁剂,避免泡沫影响清洗效果。
(五)清洗质量控制
1.外观检查:清洗后器械应表面光洁、无血渍、无污渍、无锈斑,关节灵活,咬合紧密,管腔通畅(用压力气枪测试,5秒内无阻力)。
2.功能检查:对有咬合、闭合功能的器械(如血管钳、组织剪),需测试闭合后缝隙≤0.2mm;对弹簧类器械(如持针器),测试弹力是否符合标准。
3.清洁度检测:
-ATP生物荧光法:采样面积≥25cm2,检测值≤200RLU(相对光单位);
-蛋白残留检测:使用蛋白试纸法,显色反应≤1μg/cm2;
-潜血试验:对怀疑有血液残留的器械,用潜血试纸检测,结果应为阴性。
二、灭菌操作规范
(一)灭菌前准备
1.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应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使用棉布需为非漂白、双层、经纬密度≥130×90支/英寸,使用前需清洗消毒;使用无纺布、纸塑袋需符合GB/T19633标准,无破损、无污渍。
-包装方法:器械包体积≤30cm×30cm×50cm(压力蒸汽灭菌),重量≤7kg(金属包)或5kg(纺织物包);纸塑袋包装时,器械距袋口≥2.5cm,密封宽度≥6mm,热封温度170-180℃(根据材质调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离子交换法从氧化铜钴矿加压氨浸液中分离铜钴的研究.doc VIP
- 妙音博士儿童听说能力康复训练乐园软件用户使用手册.doc VIP
- 第二章物理常数测定法课件.ppt VIP
- 绍兴市工程师答辩实务题答案市政道路(桥梁).doc VIP
-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后面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老年认知障碍若干问题研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2025年机场地勤面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515-2010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docx VIP
- 榆林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一模) 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武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