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天下霸唱合同
2005年底,张牧野以“天下霸唱”为笔名在天涯论坛连载《鬼吹灯》,这部融合民间传说与探险元素的小说迅速引发轰动。2006年,起点中文网将其纳入平台连载体系,随着点击量突破千万,双方于2007年正式签署版权协议。这份合同成为日后十年版权纠纷的源头——协议约定天下霸唱将《鬼吹灯》系列全部著作财产权永久转让给起点中文网(后并入阅文集团),仅保留署名权、修改权等四项人身权利。作为对价,平台支付10万元买断费及后续影视改编收益的40%分成。当时网络文学尚未形成IP概念,这样的条款在行业内属于常规操作,但谁也未曾预料到,这部作品将开启中国奇幻文学的商业新纪元。
合同核心条款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与资本逻辑。其中第4.2.5条被业内称为“竞业禁止条款”,明确规定“在协议有效期及履行完毕后,作者不得使用本名或笔名创作与‘鬼吹灯’名称相同或相似的作品”。这一条款在当时看似普通,却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更值得注意的是,协议将“作品名称权”与“角色形象权”进行切割处理:平台获得“鬼吹灯”商标专用权,而胡八一、王胖子等核心角色的使用权则未作明确界定。这种模糊性在2015年后的IP开发热潮中迅速发酵,当《寻龙诀》《九层妖塔》等影视作品同时涌现时,版权归属问题陷入罗生门。
2016年爆发的《摸金校尉》侵权案首次将合同矛盾推向公众视野。天下霸唱新作虽未使用“鬼吹灯”标题,但延续了“摸金校尉”世界观设定,平台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独立情节创作不构成侵权,但图书腰封使用“寻龙诀续篇”宣传语构成虚假表示,判决赔偿90万元。这一判决首次明确:作者对原创角色享有有限使用权,但不得借助原IP商誉进行商业推广。更具戏剧性的是2018年《牧野诡事》案,出版社擅自添加“鬼吹灯最新修订版”字样引发诉讼,天下霸唱作为原告维权成功的同时,却因书名使用“鬼吹灯”前缀,被平台反诉违反4.2.5条款,最终承担110万元连带赔偿责任。这种“作者维权反被诉”的荒诞局面,成为网络文学版权史上的经典案例。
司法实践中形成的“三重判断标准”逐渐厘清权利边界。上海浦东法院在判决书中确立:首先审查作品是否具有独立情节架构,《摸金校尉》因构建全新探险故事线被认定合法;其次界定角色使用的合理性,胡八一形象因已构成“思想观念”范畴,作者保留创作衍生作品的权利;最后核查宣传行为是否造成公众混淆,“寻龙诀”字样因直接关联影视IP被判侵权。这种精细化区分,既维护了合同严肃性,又为创作者保留合理创作空间,成为此后同类案件的审判范本。
纠纷背后折射出网络文学行业的结构性矛盾。2019年阅文集团合同风波中,“五五断更节”暴露出平台与作者的深层对立。数据显示,当时头部5%的作者拿走90%的版权收益,而像天下霸唱这样的早期作者,即便作品改编收益过亿,也只能按十年前约定的40%比例分成。更严峻的现实是,2010年后各平台普遍采用“全版权买断制”,新人作者往往以千字30-50元的价格,将包括VR改编权、海外传播权在内的未来权益一次性出让。这种不对等关系催生了行业自救——2021年《网络文学行业版权保护公约》出台,要求平台明确权利清单及收益分配比例,而天下霸唱案中的合同条款,至今仍是版权培训课程的反面教材。
IP开发的产业化进程加剧了权利博弈的复杂性。玄霆公司在获得版权后,通过“同人创作大赛”衍生出20余部授权作品,形成庞大的内容矩阵。这种工业化开发模式与作者个人创作自由的冲突,在《九层妖塔》改编中达到顶峰——电影对原著情节的大幅改动引发粉丝抗议,天下霸唱公开表示“买了版权却重写剧情是资源浪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南派三叔对《盗墓笔记》的运营策略,通过成立个人工作室掌控改编话语权,两种路径的差异,成为创作者版权意识觉醒的生动注脚。
合同纠纷带来的行业启示正在重塑创作生态。如今头部作者普遍采用“阶段性授权”模式,如猫腻《庆余年》将影视改编权按5年期限拆分授权;平台则推出“阶梯式分成”制度,根据IP价值增长动态调整比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催生了创作者集体行动——2023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成立版权调解中心,仅半年就受理类似天下霸唱案的合同纠纷73起。这些变化背后,是那个用10万元卖掉IP的时代一去不返,也是创作者权利意识的真正觉醒。
从《鬼吹灯》到《谜踪之国》,天下霸唱的创作轨迹本身就是一部版权启示录。当他在新作中创造“张三链子”等全新角色时,当影视公司为获得改编权需支付千万级版权费时,当年那份合同的每一个条款都在提醒行业:创作与商业的平衡,需要法律的护航,更需要时代的进步。这场持续十年的版权博弈,最终推动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而那些在合同条款间游走的法律智慧,正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