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一上册历史全单元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一、单元主题
围绕“远古人类起源”与“早期文明萌芽”,梳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发展脉络、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以及部落联盟时期的重要事件,理解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初步过渡。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
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云南元谋县)
地位: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生产生活:能制造工具(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知道使用火(考古发现炭屑和烧骨,证明已掌握用火技术,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
考古证据:1965年发现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伴随的石器、炭屑,为其存在提供实物依据。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体质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嘴部前伸),但手脚分工明显,能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关键一步)。
生产生活:
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典型特征),如砍砸器、刮削器,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用火:会保存火种(通过篝火、灰烬堆考古发现,推测通过雷电取火或草木自燃获取火种,长期保存用于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增强生存能力)。
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环境恶劣、工具简陋,个体难以生存,群居有利于协作狩猎、抵御野兽)。
历史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体质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前额隆起、眉骨较平、嘴部后缩),进化程度高于北京人。
生产生活:
工具: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如制作骨针,用于缝制兽皮衣物,提升生活质量)。
用火:会人工取火(通过摩擦、钻木等方式主动取火,不再依赖自然火种,是人类用火技术的重大进步)。
文化:有爱美意识(佩戴骨饰、石珠等装饰品),会埋葬逝者(有墓葬遗迹,体现原始宗教观念萌芽)。
社会组织:进入氏族公社阶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取代群居生活)。
2.原始农耕生活(约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
半坡居民(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农耕代表)
居住: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地穴式设计适应北方寒冷干燥气候,保暖防潮,屋内有灶坑,用于做饭和取暖)。
农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粟耐旱,适合黄河流域气候),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铲,用于耕地、收割,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弥补采集和狩猎的不足,保障食物稳定。
手工业:
制作彩陶(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图案精美,用于盛放食物或水,体现原始艺术水平)。
纺织制衣(使用骨针、纺轮,用麻织布,改善穿着条件)。
河姆渡居民(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农耕代表)
居住:住干栏式建筑(长江流域潮湿多雨,干栏式建筑高于地面,通风防潮,下层可饲养家畜,上层住人,是南方民居的早期形态)。
农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稻谷、稻壳遗迹,证明水稻种植技术成熟),使用骨耜(磨制的骨制农具,用于翻土,提高耕作效率)。
畜牧业: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水牛适应南方水田环境,可能用于耕作辅助。
手工业:
制作黑陶(如“猪纹陶钵”,质地坚硬,造型规整,体现制陶技术进步)。
挖掘水井(发现木结构水井遗迹,解决定居生活的饮水问题,扩大定居范围)。
原始农耕生活的意义: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采集渔猎”转向“定居农耕”,食物来源更稳定,促进人口增长和定居村落形成。
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等手工业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为早期文明萌芽奠定物质基础。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两大发源地,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影响后世农业发展。
3.远古的传说(部落联盟时期,约四五千年前,对应“龙山文化”时期)
炎黄部落联盟与华夏族形成
背景:黄河流域部落众多,为争夺资源时常冲突,逐渐形成大型部落联盟。
关键事件:
阪泉之战: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交战,炎帝战败,两部落合并,结成炎黄部落联盟(“炎黄子孙”的由来)。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东方强大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炎黄部落联盟势力扩大,成为黄河流域的主导力量。
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不断吸收周边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炎黄认同”由此起源。
尧、舜、禹的禅让制
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民主推举产生,推举标准是“贤德”(如尧推举舜,舜推举禹,均因对方品德高尚、能力出众),而非世袭。
重要人物事迹:
尧:生活简朴,关心百姓,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
舜: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