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堂测试及答案.docxVIP

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堂测试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堂测试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三元锂电池(NCM)与磷酸铁锂电池(LFP)热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元锂电池在200℃时开始分解,磷酸铁锂电池在500℃以上才分解

B.磷酸铁锂电池分解时释放氧气更多,更易引发热失控

C.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比磷酸铁锂高200℃以上

D.两种电池的热失控风险仅与电池容量有关,与材料无关

2.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链式反应”中,最先触发的环节是:

A.电解液分解产生可燃气体

B.负极SEI膜分解释放热量

C.正极材料分解释放氧气

D.电池内部短路导致局部过热

3.根据GB38031-202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池包需通过的强制安全测试不包括:

A.针刺测试(直径3mm钢针,25mm/s速度穿透)

B.海水浸泡(3.5%NaCl溶液浸泡2h)

C.过充测试(1.5倍标称电压充电至保护触发)

D.温度冲击(-40℃→85℃,循环10次)

4.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核心功能不包括:

A.单体电压均衡(主动/被动均衡)

B.高压互锁(HVIL)检测

C.电池剩余电量(SOC)估算

D.电池包外观划痕修复

5.当电动汽车发生碰撞后,动力电池出现漏液现象,最可能的漏液物质是:

A.去离子水(冷却系统泄漏)

B.六氟磷酸锂(LiPF6)电解液

C.碳酸二甲酯(DMC)溶剂

D.聚丙烯(PP)隔膜碎片

6.以下充电操作中,符合安全规范的是:

A.在-10℃环境下使用直流快充(3C倍率)充电

B.充电时电池包表面温度持续高于55℃,继续充电至满

C.充电过程中BMS显示“单体电压差超过50mV”,立即停止充电

D.使用非原厂充电器(输出电压400V,电流60A)为标称350V电池包充电

7.动力电池灭火时,错误的操作是:

A.使用干粉灭火器喷射电池包漏液部位

B.用大量水持续冷却电池包(每平方米20L/min)

C.穿戴绝缘手套(耐压1000V以上)切断高压系统

D.立即靠近冒烟电池包查看具体位置

8.某磷酸铁锂电池包标称能量100kWh,单体电压3.2V,容量200Ah,若采用4并100串结构,电池包总电压为:

A.320V

B.400V

C.640V

D.800V

9.以下关于电池热管理系统(TMS)的描述,错误的是:

A.液冷系统的冷却液通常为50%乙二醇水溶液

B.热泵系统可在低温环境下回收电机余热加热电池

C.自然风冷系统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放电的电池包

D.相变材料(PCM)可通过固-液相变吸收/释放热量

10.动力电池在静置状态下发生热失控,最可能的诱因是:

A.长期过放导致负极析锂

B.制造过程中混入金属杂质(如铜屑)

C.环境湿度低于30%(干燥导致隔膜脆化)

D.充电后立即断开充电枪(残余电压反灌)

11.根据《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8384-2020),动力电池包的绝缘电阻需满足:

A.直流系统:≥100Ω/V;交流系统:≥500Ω/V

B.直流系统:≥500Ω/V;交流系统:≥1000Ω/V

C.直流系统:≥1000Ω/V;交流系统:≥2000Ω/V

D.无明确要求,由车企自行定义

12.以下关于电池回收过程中安全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拆解前需通过放电设备将电池电压降至2V/单体以下

B.使用普通电钻拆解电池包外壳(未做绝缘处理)

C.拆解区域需配备防爆通风装置和可燃气体报警器

D.电解液泄漏时,用沙土覆盖后转移至专用容器

13.某三元锂电池包在充电时出现“单体温度异常升高(10℃/min)”报警,BMS应优先执行的操作是:

A.切断充电继电器,启动液冷系统强制降温

B.继续充电至SOC80%后自动停止

C.发送报警信息至车主手机,不干预充电过程

D.降低充电电流至0.5C,观察温度变化

14.以下关于动力电池防水等级的描述,正确的是:

A.IP67表示完全防尘,可短时间浸泡在1m水深中(30min)

B.IP68表示防尘,可长期浸泡在3m水深中(持续6h)

C.IPX7表示防水,但不防尘

D.所有动力电池包必须达到IP69K(高温高压喷淋)

15.动力电池“热扩散”测试中,要求“5分钟内无明火无爆炸”的主要目的是:

A.为乘客预留逃生时间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ღ᭄ꦿ若西এ⁵²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