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docxVIP

2025-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引言

文言文与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年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与古诗词,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既有对历史风云的追溯,对英雄人物的礼赞,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对自然风光的描摹。掌握这些经典篇目,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更能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精神的养分。本复习资料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梳理所学内容,巩固基础,提升理解与鉴赏能力,希望能为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力。

一、记人叙事类文言文

(一)《陈涉世家》(司马迁)

1.作家作品及背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世家”是《史记》中用以记载诸侯事迹的体例,陈涉虽非王侯,但因其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2.重点字词:

*通假字: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降职远调);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古今异义:等死(古义:同样是死;今义:等待死亡);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悯);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今义:十六或十七)。

*一词多义:会(会天大雨/与皆来会计事);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次(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祠中);书(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数(扶苏以数谏故/数有功)。

*词类活用: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皆指目陈胜(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夜篝火(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篝火: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的火);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重点虚词:之、以、为、而、乃、其。

3.重点句子翻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疆而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要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内容理解与主旨把握: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陈涉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雄才大略和反抗精神。主旨在于赞扬陈涉敢于反抗的精神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5.写作特色: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起义的谋划过程和发动场面。

(二)《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作家作品及背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订,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本文讲述了安陵国的使臣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骄横欺诈,不畏强暴,据理力争,最终不辱使命的故事。

2.重点字词:

*通假字: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古今异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的连词);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判断动词);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休息);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一词多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徒(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夫(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词类活用:亦免冠徒跣(徒:形容词作动词,光着);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重点虚词:之、以、于、而、其、者。

3.重点句子翻译: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天子之

文档评论(0)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