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测量控制实施方案及测量试验人员、设备配备.docxVIP

公路工程测量控制实施方案及测量试验人员、设备配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测量控制实施方案及测量试验人员、设备配备

一、测量控制实施方案

(一)业主提供控制点检验

1.控制点基础信息

本项目为中建八局施工的西安绕城公路A标(方家村立交桥),业主提供3个Ⅰ级导线点(D01、D02、D03)及3个四等水准点,具体坐标与高程如下:

控制点编号

X坐标(m)

Y坐标(m)

高程H(m)

现状

D01

3799004.053

3660221.33

407.446

完好

D02

3799448.291

3660011.298

409.963

完好(原文Y坐标疑似笔误,修正为3660011.298)

D03

3799992.080

3659996.218

400.23

已破坏(原文Y坐标、高程疑似笔误,修正为3659996.218、400.23)

2.检验范围与精度要求

导线点联测:因D03已破坏,需将A标D01、D02与其他标段D04、D05、D06、D07导线点进行联测,测量精度需符合Ⅰ级导线精度标准(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要求)。

水准点检验:对D01、D02及其他标段D04、D05四等水准点进行附和水准测量,精度需符合四等水准测量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

观测次数(往返)

四等

≤10

±20√L(L为路线长度,km)

往返各1次

(二)施工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

1.平面控制网(导线点加密)

(1)布设原因

D01、D02导线点均位于主线桥施工范围内,受施工影响易被破坏,且项目施工面积广,需加密导线点以满足现场放样需求。

(2)布设方案

以D01、D02为已知基准点,与新增加密点(按施工段落均匀布设,间距150-200m)形成闭合导线环,加密后控制网精度需达到Ⅱ级导线精度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等级

闭合导线长度(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精度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DJ2型)

Ⅱ级

≤1800

180

±8

±16√n(n为测角数)

1/7000

1

(3)导线网草图(图一)

核心节点:D01(已知点)、D02(已知点)、S1-S6(加密点)、B(共用点)

共用说明:加密点S3、S4与铁十六局共用,需签订共用协议,明确使用与维护责任

观测要求:水平角观测采用DJ2型经纬仪,按1测回观测;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往返观测2次,取平均值

2.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加密)

(1)布设方案

以D01、D02为已知水准点,分两段布设水准闭合环(第一段:D01→S1→S2→D02;第二段:D01→S3→S4→D02),新增加密水准点(与导线加密点共桩,便于使用)需设置在稳定位置(如远离施工区的边坡、围墙基础),采用混凝土标石(尺寸:30cm×30cm×60cm)埋设,顶部刻划十字丝作为观测标志。

(2)精度要求

加密水准网精度需满足五等水准测量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类型

观测次数(往)

环线闭合差(mm)

五等

≤15

DS3

单面

1次

±30√L(L为km)

(3)水准网草图(图二、图三)

图二:D01→S1→S2→D02闭合环,覆盖主线桥东侧施工段

图三:D01→S3→S4→D02闭合环,覆盖主线桥西侧施工段

观测要求:采用DS3型水准仪,单面水准尺,往测1次,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三)施工放样误差控制

1.测量仪器选择与精度

平面放样:采用日本拓普康GTS711电子全站仪,精度指标为2″、±(2mm+2ppm×D),其中D为放样距离(m)

高程放样:采用NA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指标为±0.7mm/km(每千米往返高差中误差)

2.放样误差计算(以最大距离800m为例)

(1)角度误差引起的线位偏差(ΔL)

公式:ΔL=α×R×π/(180×3600)(α为测角误差,R为放样距离)

代入数据:α=2″,R=800m

计算结果:ΔL=2×800×π/(180×3600)≈0.0076m(7.6mm)

(2)边长误差(ΔS)

公式:ΔS=2mm+2ppm×D

代入数据:D=800m

计算结果:ΔS=2mm+2×800×10??×1000mm=3.6mm

(3)总误差

总放样误差≈√(ΔL2+ΔS2)≈√(7.62+3.62)≈8.4mm,满足桥梁施工放样精度要求(规范要求桥梁轴线偏差≤10mm)

3.关键部位放样控制

桩基放样: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后用钢尺复核相邻桩基间距,偏差≤5mm

承台放样:先放样承台角点,再用全站仪检测对角线长度,偏差≤8mm

文档评论(0)

工程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