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三一模、二模、期末分类汇编7_07-专题七 名著阅读.docxVIP

2024北京高三一模、二模、期末分类汇编7_07-专题七 名著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北京版)

第PAGE34页共NUMPAGES34页

题七名著阅读

2024北京一模

一、(2024北京海淀一模,10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及链接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②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链接材料:

[1]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孔安国语)

[2]为人者,凭誉以显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后汉书》)

[3]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颜之推《颜氏家训》)

[4]孔门不薄为人之学,惟必以为己之学树其本,未有不能为己而能为人者。(钱穆《论语新解》)

1.根据链接材料中的[1][2],用自己的话解释①中“为己”和“为人”的意思。(4分)

2.有些学者对“为人”作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为人”与“为己”未必截然对立。请根据②和链接材料中的[3][4],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6分)

【答案】

1.为己:用心领会道义(道理),并付诸实践。为人:只空谈道理不能践行,学习是为了追求名声。(各2分)

2.“为己”是自我修身,提高修养,“为人”是践行道义,造福社会(让百姓安乐)。提升修养让自己恭敬谨慎,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让百姓安乐。“为己”是根本,先做到“为己”而后才能“为人”。(“内涵”理解,2分;“关系”阐释,4分)

二、(2024北京东城一模,10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脂砚斋评贾宝玉:“说不得(谈不上)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庸俗。”请从以上评价中任选两点,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印证。(4分)

2.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林黛玉都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林黛玉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度,她“情”有独钟。你是否同意对林黛玉的评价?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解说。(6分)

【答案】

1.(示例)①说不得贤:此处的“贤”指当时社会公认的德行才能。宝玉不喜读八股文章,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还称读书人为“禄蠹”,可见其并非有德行才能之人。

②说不得愚:“愚”意为愚笨。宝玉看到龄官淋雨,便提醒她避雨,不料自己身上也都湿了。婆子们说宝玉痴傻,下雨了不知道跑,还告诉别人快去避雨。实际上是宝玉痴情的一种表现,可见其说不得愚。

③说不得不肖:“不肖”是不成才的意思。宝玉天资聪颖,善于诗书作对,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所题匾额及所作对联多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有的甚至连贾政也颇为赞许,可见其并不是不肖。

④说不得庸俗:“庸俗”意为平庸鄙陋。宝玉心思细腻,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有怜惜之意,不以世俗眼光为标准,幼年便有“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这超越时人的见解,可见其绝非庸俗之人。

(任选两点即可)

2.(示例1)我认同这一观点。宝玉对世界的情是一种天真的泛爱,是对一切美好事物都心存喜爱与怜惜,但黛玉之情更专一执着。黛玉对宝玉情深,便将自己的心思和情感都集中在宝玉身上,会因不安而不断以“金玉”之说来试探宝玉,问宝玉有没有“暖香”来配宝钗的“冷香”,在误会宝玉因宝钗冷落自己时悲泣葬花,吟咏《葬花吟》。黛玉在看待世间万物时往往以自己对宝玉的情感作为出发点,移情于物,专注而热烈。

(示例2)我不认同这一观点。黛玉情感细腻而丰富,并非只将感情专注于宝玉一人。她为免落花遭人践踏脏污,便为其立花冢以葬花;她有感于身世飘零、寄人篱下,便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以抒己志。黛玉也会将情感寄予在世间万物之上,是和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时光酒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