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雾霾天气易感人群保护要点
最近几年,每到秋冬季节,很多地方的天空总会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走在街头,能明显感觉到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颗粒,呼吸时喉咙像被轻扎了一根小刺。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样的天气可能只是“有点难受”,但对老人、孩子、有基础病的人群而言,每一口浑浊的空气都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作为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十多年的从业者,我接触过太多因雾霾诱发疾病的案例,也深刻明白:保护易感人群,不能只靠一句“减少出门”,更需要科学、细致、有温度的防护策略。
一、为何他们更“脆弱”?先了解雾霾的“攻击逻辑”与易感人群的生理特点
要做好防护,首先得弄清楚“敌人”是谁、如何进攻。雾霾的核心“武器”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这些比头发丝细20多倍的小颗粒,能轻松突破鼻腔、咽喉的防御,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更危险的是,它们表面往往附着着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像“微型毒气弹”一样,一边刺激呼吸道黏膜,一边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影响全身器官。
而所谓“易感人群”,正是那些生理屏障薄弱、器官功能减退或本身有疾病基础的群体。他们的“脆弱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呼吸系统防御能力弱:儿童的呼吸道黏膜薄、纤毛运动能力差,清除颗粒物的效率只有成人的1/3;老年人的肺泡弹性下降、黏液分泌减少,相当于“防护网”变松了;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本就敏感,遇到颗粒物刺激更容易痉挛、发炎。
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差:PM2.5进入血液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健康人可能只是暂时不适,但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本就有斑块或狭窄,这种刺激可能成为心梗、脑梗的“导火索”。
免疫力调节失衡:长期患病或高龄人群的免疫细胞“战斗力”下降,面对颗粒物携带的细菌、病毒时,要么反应过度(比如过敏加重),要么无力清除(容易继发感染)。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冬天,我在社区义诊时遇到一位72岁的张大爷,他有30年吸烟史,平时走路快了会喘。雾霾天他坚持去公园锻炼,结果第三天就咳得睡不着,痰里带血丝,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他拉着我的手说:“以前总觉得自己硬朗,没想到这雾气比抽烟还厉害。”这让我更确信:只有先理解“脆弱”从何而来,才能让防护措施真正“精准发力”。
二、分群体防护:从“防吸入”到“减伤害”的全链条保护策略
(一)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防护要“温柔而严格”
孩子的身体像正在搭建的“小房子”,每一个器官都在快速发育,雾霾的伤害可能影响终身。我见过太多家长觉得“孩子多跑跳身体好”,却忽略了雾霾天户外玩耍的风险。保护儿童,要抓住三个核心场景:
外出时:选对口罩,控制时间
给孩子戴口罩不能图便宜或好看。普通棉布口罩、装饰性口罩对PM2.5的过滤率不到30%,必须选符合国标的儿童专用防护口罩(如GB2626-2019中的KN95儿童款)。但要注意: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戴口罩(可能引发呼吸不畅),尽量避免外出;3-6岁孩子戴口罩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家长要随时观察是否有烦躁、呼吸急促的情况;6岁以上儿童选择口罩时,要重点检查贴合度——用双手轻压口罩边缘,用力呼气,若鼻梁、下颌处没有漏风,才算“密封合格”。
另外,孩子天性好动,外出时尽量选择“短平快”的活动(比如取快递、小区门口买东西),避免长时间奔跑、跳跃(呼吸加快会吸入更多颗粒物)。我常跟家长说:“雾霾天的游乐场,不如家里的绘本和拼图更安全。”
回家后:彻底清洁,阻断“二次污染”
孩子的皮肤、头发容易附着颗粒物,回家后要马上做三件事:用温水洗脸(重点洗鼻孔周围)、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婴幼儿可用吸鼻器配合海盐水喷雾)、及时更换外衣(避免颗粒物在室内脱落)。我见过有家长让孩子穿着外衣坐在沙发上,结果PM2.5随着活动飘散,反而让室内空气变差,这真的要注意。
日常调理:增强黏膜抵抗力
可以给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动物肝脏),维生素A能修复呼吸道黏膜;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发酵食品),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平衡能降低呼吸道炎症反应。但要注意:孩子脾胃弱,别盲目进补,像海参、燕窝这类“大补”食材,反而可能加重消化负担。
(二)老年人:基础病叠加,防护要“细节控”
我负责的社区有600多位65岁以上老人,其中40%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呼吸系统疾病。雾霾天他们的急诊量能比平时高3倍,最常见的是“老慢支”发作、血压飙升。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的防护要更注重“防微杜渐”,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环境控制:打造“安全小空间”
老年人大多习惯“开窗通风”,但雾霾天要“看天开窗”——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通常是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段,建议关闭窗户;如果必须通风,选择污染物扩散较好的中午(比如有微风、阳光时),每次10-15分钟即可。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在卧室、客厅放置空气净化器(优先选带有HE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电解制氢工艺》课件.ppt VIP
-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素材积累)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df VIP
- 1-6届汇总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试题与答案.pdf VIP
-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方案范文.docx VIP
- 2024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专技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诗化小说+课件.pptx VIP
-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35796-2025(附服务流程).docx VIP
- 项目建筑垃圾排放台账.docx VIP
-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高清晰版.docx VIP
- 中国航空学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