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药品使用核心规范

03

保健品风险防范

04

日常饮食安全实践

05

安全威胁应对策略

06

长效防护支持机制

01

食品安全基础认知

01

食品安全基础认知

PART

食品新鲜度辨识方法

观察外观与色泽

新鲜肉类应呈均匀红色或粉红色,表面湿润但不黏腻;蔬菜叶片应饱满无黄斑,根茎类无软腐或发芽现象。鱼类眼球清澈突出,鳃呈鲜红色为佳。

嗅闻气味判断

变质食品常散发酸败、腐臭或霉味,如乳制品出现刺鼻酸味、油脂产生哈喇味均需立即丢弃。新鲜水果应有自然清香,而非发酵酒味。

触感与质地测试

禽肉按压后应迅速回弹,若留下凹痕则可能变质;干货类(如香菇)需检查是否受潮变软,避免霉菌滋生风险。

常见变质食品特征

霉变与腐败现象

面包、糕点表面出现绿色或黑色霉斑;罐头食品罐体膨胀、凹陷或渗漏,可能由肉毒杆菌污染导致。

油脂氧化征兆

剩菜剩饭在室温存放后出现黏液或异味,提示细菌大量繁殖,即使加热也难以彻底消除毒素。

坚果、油炸食品产生苦味或油腥味,颜色变深,表明已发生脂肪氧化,长期食用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

微生物污染迹象

包装信息解读要点

生产与保质标识

重点关注“生产批次”与“保质期”位置,真空包装食品需检查是否漏气,胀袋产品绝对不可食用。

配料表与添加剂

警惕高糖、高盐(如钠含量超过30%NRV)或含防腐剂(苯甲酸钠等)的食品,特殊人群需避免过敏原成分(如麸质、乳糖)。

存储条件说明

需严格遵循“冷藏”“避光”等要求,如巴氏杀菌乳开封后需48小时内饮用,而误存于常温会导致细菌超标。

02

药品使用核心规范

PART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

处方药需凭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和使用,通常针对特定疾病或复杂病症,如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未经专业指导擅自使用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或耐药性。

处方药使用限制

非处方药(OTC)安全性较高,用于缓解轻微症状如感冒、头痛或消化不良,但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或长期滥用。

非处方药适用范围

处方药包装通常标注“Rx”符号,非处方药则明确标注“OTC”,老年人购药时应通过药房专业人员确认分类,避免混淆。

标识与分类识别

定时服药原则

使用分药盒或智能提醒设备避免漏服/重复服药,液体药物需专用量具,片剂不可随意掰碎或咀嚼(缓释剂型例外),剂量调整必须由医生评估。

剂量精准管理

饮食交互作用

某些药物需空腹(如甲状腺素)或餐后服用(如布洛芬),避免与特定食物(如西柚影响降脂药)同服,服药间隔应咨询药师。

药物吸收和代谢受生物钟影响,如降压药需晨服、他汀类需睡前服用,严格遵循医嘱时间可最大化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服药时间与剂量控制

胰岛素、益生菌等需冷藏(2-8℃),硝酸甘油需避光密封,片剂受潮变色或胶囊粘连应立即丢弃,不可继续使用。

温湿度敏感药品

药品需锁柜保存远离儿童,外用药与口服药分开放置,过期药品需通过专业机构回收,不可随意丢弃或冲入下水道。

儿童安全与分区存放

喷雾剂避免高温爆炸,栓剂软化后失效,眼药水开封后有效期缩短,所有药品原包装保存以保留批号与有效期信息。

特殊剂型处理

药品储存禁忌条件

03

保健品风险防范

PART

夸大功效宣传

警惕声称“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的保健品,合法保健品仅能标注保健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虚构权威背书

虚假广告常伪造“专家推荐”“科研机构认证”等噱头,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产品批准文号及真实资质。

利用情感诱导

针对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亲情营销”需警惕,如免费体检、讲座送礼等手段可能隐藏推销陷阱。

虚假宣传识别技巧

正规购买渠道验证

药店与医院渠道

优先选择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或医院药房,避免在无资质摊贩、流动商贩处购买。

海外代购风险

海外保健品可能存在成分超标或未经国内审批问题,需通过海关检验并核对中文标签及说明书。

电商平台审核

网购时认准平台“药房旗舰店”标识,核查商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及产品批准文号。

慢性病禁忌成分

对海鲜过敏者慎用甲壳素类产品,乳糖不耐受人群需注意保健品中的乳制品添加剂。

过敏原筛查

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远离含维生素K或银杏叶提取物的保健品,以免影响药效或引发出血风险。

高血压患者需避免含麻黄碱、甘草酸的保健品,糖尿病患者应避开高糖辅料如麦芽糊精。

成分与体质适配原则

04

日常饮食安全实践

PART

严格区分操作工具

生肉、海鲜等生食与熟食应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污染。生食可能携带致病菌,直接接触熟食会导致细菌传播。

分区域存放

操作流程规范

生熟食品分案处理

冰箱内需划分生熟食品存放区域,生食应密封后置于下层,熟食或即食食品放置上层,防止汁液滴落污染。

处理生食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台面及工具,再用消毒剂擦拭

文档评论(0)

1635567256b8f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