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课外文言文阅读不仅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更能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感。以下为同学们精选几则适合七年级下册水平的课外文言文小故事,并辅以针对性练习,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文言魅力,提升阅读素养。
阅读指导
在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先不急于求解,尝试通读一遍,了解故事大意,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先标记,不要让个别字词成为阅读障碍。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若有注释,务必仔细阅读,它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帮手。
3.联系旧知,迁移运用:回忆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尝试运用到新的语境中。
4.分析人物,理解主旨:关注故事中的人物言行,思考作者通过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或情感。
---
(一)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③。
(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
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到,及。
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③大学:大学问家。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衡乃穿壁引其光()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主人怪问衡()
(4)资给以书()
2.翻译下列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匡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拓展)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②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①陈季方:陈寔(shí)的次子,名谌(chén),字季方。
②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是客人对陈季方父亲的尊称。
③阿(ē):山的弯曲处。
④沾:浸润。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2)当斯之时()
(3)桂树焉知泰山之高()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桂树生泰山之阿”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学而时习之(《论语》)
3.翻译句子。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季方如何回答客人的问题?他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他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①,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
①折枝:树枝被压弯了。
②信然:确实如此。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尝与诸小儿游()
(2)诸儿竞走取之()
(3)唯戎不动()
(4)取之,信然()
2.翻译句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不摘路边的李子?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ppt VIP
- 最新美的集团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方案.docx VIP
- AVEVA Marine 船舶生产设计培训中文材料 (套料).pdf VIP
- 汇川(INOVANCE)ME320L变频器说明书.pdf
- 迈向净零碳排之路—2030光储能源转型白皮书-InfoLink.pdf VIP
- 【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护理给药制度ppt.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机工程学(西南交通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公考行测送分口诀包.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