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合肥市文物保护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docxVIP

2025国考合肥市文物保护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5国考合肥市文物保护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一、常识判断(共5题,每题0.5分,共2.5分)

1.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合肥市的世界文化遗产?

A.敦煌莫高窟

B.天柱山

C.青阳九华山

D.西递宏村

答案:A

解析: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不属于合肥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天柱山(位于潜山市)、青阳九华山(位于青阳县)、西递宏村(位于黟县,但属黄山市)均为安徽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2.题干:合肥市现存最早的古建筑是哪一座?

A.开福寺

B.逍遥津

C.花家湖遗址

D.马祖寺

答案:B

解析:逍遥津始建于三国时期,是合肥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军事价值。开福寺(建于唐代)、花家湖遗址(新石器时代)、马祖寺(建于唐代)均晚于逍遥津。

3.题干:以下哪项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A.黄梅戏

B.京剧

C.越剧

D.川剧

答案:A

解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代表性戏曲剧种,被誉为“东方歌剧”。京剧、越剧、川剧均起源于其他省份。

4.题干:合肥市的历史沿革中,哪一时期被称为“庐州”?

A.南宋

B.明清

C.元代

D.唐代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合肥府治称“庐州府”,因此“庐州”是合肥在明清时期的古称。

5.题干:以下哪项文物属于合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

A.司母戊鼎

B.曾侯乙编钟

C.青阳青铜器

D.商鞅方升

答案:C

解析:青阳青铜器是安徽省青阳县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文物,与合肥地区关联密切。司母戊鼎(河南安阳)、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商鞅方升(陕西出土)均不属于合肥。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

1.题干: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A.文物保护

B.历史研究

C.文化旅游

D.社会教育

答案:A

解析:根据语境,“文物保护”与“人类文明传承”“文化自信”的搭配最为紧密。

2.题干: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B.合肥市的历史遗迹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被破坏。

C.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古建筑修缮工作难以推进。

D.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可以……”句式冗余;B项“在……中”搭配不当;C项“由于……导致……”句式重复;D项表述规范。

3.题干: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合理的顺序是:①文物修复需要科学的方法;②文物修复需要专业的技术;③文物修复需要严谨的态度;④文物修复需要团队合作。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答案:D

解析:句子应按“技术→态度→方法→团队”的逻辑递进,D项顺序合理。

4.题干:下列词语中,与“文物”最接近的一项是:

A.遗产

B.历史

C.艺术

D.遗址

答案:A

解析:“文物”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与“遗产”语义最接近。

5.题干: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A.文物古迹

B.文化旅游

C.学术研究

D.社会教育

答案:A

解析:“文物古迹”兼具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双重属性,符合语境。

6.题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座古建筑历经千年,依然_________。

B.文物修复工作需要_________的耐心。

C.这项发现对历史研究具有_________意义。

D.他的讲解生动_________,引人入胜。

答案:D

解析:“生动”应搭配“形象”“有趣”等,用“生动”修饰“讲解”不当,应改为“生动形象”。

7.题干: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A.文物征集

B.文物保护

C.文化传播

D.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语境强调“核心任务”,故“文物保护”最符合。

8.题干: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他借走了博物馆的文物。

B.这座古建筑已经修缮完毕。

C.文物保护需要专业人才。

D.他的讲解很生动。

答案:C

解析:A项“借走”可指“借用离开”或“借取后占有”;B项“修缮”可指“维修”或“建造”;D项“生动”可修饰“讲解”或“内容”。C项无歧义。

9.题干: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A.历史文献

B.文物古迹

C.文化遗产

D.学术成果

答案:B

解析:“文物古迹”兼具“连接过去与未来”“人类智慧结晶”的属性。

10.题干

文档评论(0)

清风徐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