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疫苗重点人群接种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戊型肝炎疫苗重点人群接种指南

引言

在基层疾控中心工作的这些年,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对话:

“医生,戊肝到底是什么病?和乙肝有啥区别?”

“我是做餐饮的,需要打这个疫苗吗?”

“我媳妇怀孕三个月,感染了戊肝会怎样?”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大众对戊型肝炎(简称“戊肝”)认知的模糊,更是重点人群对自身健康的迫切关注。作为直接参与疫苗接种指导的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一份专业且有温度的接种指南,能帮重点人群拨开迷雾,用科学手段为健康护航。本文将从“为什么要重视戊肝疫苗”“哪些人必须优先接种”“怎么科学接种”三个维度展开,用通俗语言讲透关键细节。

一、为什么说戊肝疫苗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盾牌”?

要理解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得先认识戊肝的“危险性”和“隐蔽性”。

1.1戊肝:被低估的“肝脏杀手”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污染的水源、未煮熟的肉类(尤其是猪肝、贝壳类)是常见传播媒介。很多人误以为“急性肝炎都会自愈”,但临床数据显示:普通成人感染戊肝后,约80%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黄等症状,约10%会发展为重症肝炎;而对重点人群来说,这个数字会成倍攀升——比如妊娠期女性感染戊肝,尤其是妊娠中晚期,重症率可达20%-30%,死亡率甚至高达15%-25%(据多篇临床研究统计)。

更值得警惕的是,戊肝病毒有“伪装性”。它的潜伏期长达2-10周(平均40天),很多人感染后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出现黄疸、肝区疼痛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1.2疫苗:阻断传播链的“关键武器”

目前,全球仅中国研发并上市了戊肝疫苗(HEV239疫苗),这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临床研究证实,该疫苗保护率高达95%以上,免疫持续时间至少15年(长期随访数据支持)。对重点人群而言,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还能通过“免疫屏障”减少家庭、职场内的传播,尤其对餐饮、医疗等接触人群广的职业,相当于给公共卫生加了道“安全阀”。

举个真实案例:前年我们在某养殖场开展戊肝疫苗接种试点,场里有3名兽医因未接种疫苗,半年内先后感染戊肝;而接种过疫苗的12名工作人员,至今无一人发病。这让我更坚信:疫苗对高暴露人群的保护作用是“看得见”的。

二、哪些人必须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的精准界定

并非所有人群都需要接种戊肝疫苗,但以下几类人因感染风险高、感染后后果严重,必须纳入“重点清单”。

2.1第一类:感染后易重症的“脆弱群体”

(1)妊娠期女性:这是最需要被关注的群体。妊娠期女性由于免疫系统变化、肝脏负担加重,感染戊肝后病毒复制更快,易引发急性肝衰竭,还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临床观察发现,妊娠晚期感染戊肝的产妇,ICU入住率是普通感染者的5倍以上。

(2)慢性肝病患者(包括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这类人群的肝脏本就“带病工作”,感染戊肝后相当于“雪上加霜”。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重症肝炎发生率高达30%-40%,死亡率是单纯乙肝患者的8-10倍。

(3)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戊肝后症状更重、病程更长,恢复所需时间是年轻人的2-3倍,部分患者还可能遗留肝功能异常。

2.2第二类:高暴露风险的“接触群体”

(1)餐饮行业从业者(厨师、服务员、食品加工人员等):工作中直接接触食物,若自身感染戊肝或接触被污染的食材,可能通过“手-口”传播导致大规模感染。2018年某地曾发生因厨师感染戊肝未及时发现,导致78名顾客感染的聚集性疫情,这正是高暴露风险的典型例证。

(2)兽医、畜牧业从业者(养猪、牛、羊等):戊肝病毒在猪、牛等动物中普遍存在(猪群感染率可达30%-50%),从业者在接触动物粪便、处理生肉时,若防护不当(如未戴手套、未及时洗手),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倍。

(3)经常外出就餐或生食爱好者:喜欢吃刺身、半熟烤肉、未煮熟的贝类(如毛蚶、牡蛎)的人群,或因工作需要频繁在外就餐(尤其是卫生条件一般的小餐馆),接触被病毒污染食物的概率更高。

2.3第三类:特殊场景下的“潜在高危者”

比如参与抗洪救灾、野外作业(如地质勘探、工地施工)的人员,这类人群可能接触被粪便污染的水源,或因卫生条件有限(无法保证饮用水煮沸、食物充分加热),感染风险骤增。我们曾在某抗洪救灾医疗队中开展应急接种,就是为了快速建立防护网。

小提醒:重点人群的界定不是“非黑即白”,比如一名65岁的退休老人,平时很少外出,但家里养了宠物猪,也建议纳入高暴露群体;而一名年轻的餐饮从业者,若已接种过疫苗,可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评估是否需要加强。

三、科学接种:从“知情”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南

明确了“谁需要打”,接下来要解决“怎么打”的问题。接种疫苗是技术活,流程、禁忌、注意事项都要“门儿清”,才能既安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