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肺化痰法治愈哮喘
病案:杨某,男,13岁。
主诉及病史:患儿4岁时,因高热、咳嗽、气喘,诊为肺炎,如此连作3次。此后,经常咳嗽、气喘,每月大发作1~2次,已9年之久,经多次西医及中医针灸治疗,未能根除。
诊查:此次发作已两天,气急喘息,不能平卧,咳嗽阵发,喉头痰嘶,声达户外,吐白沫痰,面色发青,有许少温,舌苔白腻,脉来细滑。
辨证:前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是证为风寒诱发,肺虚不能降气,肾虚不能纳气,肺脾肾三脏同病。
治法: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先从温肺化痰,降气平喘着手。
处方:炙麻黄3g炙桂枝1.5g光杏仁10g炙射干3g陈皮5g苏子10g半夏3g五味子1.5g旋覆花6g
连服药5剂,气喘已平,咳嗽轻微,咳中痰鸣消失,精神振作。乃改用成方南烛丸,每次3g,每日2次,缓缓图治。
1个月之后,气候转冷,哮喘又发,但来势较已往为轻,喉头痰嘶不重,能平卧,面色不发青。仍为风寒诱发,治予肃肺化痰平喘。
处方:炙麻黄3g杏仁10g射干3g茯苓10g陈皮5g苏子10g白芥子6g莱菔子10g半夏3g
服药3剂,诸症告平。仍常用南烛丸治之,以巩固疗效。嗣后半年内,哮喘虽几度发作,但每次发作之势均较前为轻。乃改用金匮肾气丸、河车片治本,长期服用。3年内虽经多次寒冷气候袭击,哮喘迄未发作,面色日转红润,肌肤丰腴,精神振作,恢复正常。
按语喘为夙疾,感寒即发,根治比较困难。其病在肺、脾、肾三脏,又总有伏痰作祟。发时治标,证分寒热,总须肃肺化痰。平时治本,以肺脾气虚与肺肾两虚分论,前者常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后者常用金匮肾气丸以温肾纳气。惟痰浊宜化,亦不可忽视,本例发病之后常服南烛丸,即属此意。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50-151,江育仁医案。
江育仁,1916年生。江苏省常熟县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早年从虞山儒医刘馨山学内科,后随上海名医徐小圃专习儿科。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行医50年,临床擅长小儿急症,并以温阳法和温清法同用治疗危重疑难症著称。
江氏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年鉴》编委、江苏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著作和主编的书籍有:《中医儿科诊疗学》、《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等。此外还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