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急惊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苦辛通降、解毒搜风法治愈急惊风

病案:俞某,女,12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开始右腮肿胀疼痛,继即伴见高烧头痛(体温39~40℃),持续8天不退,曾使用各种抗生素及激素,病情不见改善。第9天时症情加重,乃邀请急会诊。

诊查:当时患儿头痛剧烈,频繁呕吐,精神委靡,嗜睡,两目闭而不张,颈项有抵抗感,体温39.4℃,神志清楚,有轻度抽动,右腮部仍坚硬肿痛。自诉腹胀难忍,不思进食,大便3天未更,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而干,脉数有力。

辨证:为邪毒化火,热结阳明,夹风内陷厥阴。

治法:药用苦辛通降,解毒搜风法。

处方:姜川连3g半夏8g干姜3g生石膏30g(先煎)生大黄10g(后下)玄胡粉10g(分2次冲服)僵蚕10g全蝎5g蜈蚣2条

当日上午11时开始服药,少量少次,以防呕吐,1剂中药分作8次服完。当日晚10时左右,头痛减轻,腹中有鸣响声,但未大便,而体温渐降至38℃,夜间能安静人睡。

第二天复诊:体温已下降为37℃,两目张开有神,不诉头痛,亦未呕吐,但仍感脘腹部不适,不想进食,见食干呕,舌苔虽仍厚腻,而苔面见有浮糙。风火邪毒虽杀,而阳明结热未除,再嘱接服原方药。午后大便畅解,量多色褐,秽臭异常,精神好转,能进稀粥、烂面,体温未见升高,病情稳定。

第三天复诊时,原方中去黄连、大黄、干姜、全蝎、蜈蚣,加元参15g、银花15g、生甘草5g以护阴,清热解毒善其后。

按语本例外感邪毒,热结阳明,扰动肝风。苦辛通降,清泄肠腑,解阳明之热,热势清则扰乱心肝之邪火亦平。僵蚕、全蝎、蜈蚣,皆搜风定痉之品,灵动窜达,善逐经络之邪风、惊风、顽痹,均常取用,除入煎剂外,研末为散亦可,力专效宏。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48-149,江育仁医案。

江育仁,1916年生。江苏省常熟县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早年从虞山儒医刘馨山学内科,后随上海名医徐小圃专习儿科。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行医50年,临床擅长小儿急症,并以温阳法和温清法同用治疗危重疑难症著称。

江氏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年鉴》编委、江苏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著作和主编的书籍有:《中医儿科诊疗学》、《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等。此外还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