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yǔn)

D.庠序(xiáng)洿池(kuā)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答案:A

解析:B项“靥”读yè;C项“吮”读shǔn;D项“洿”读w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放诞嫡亲蘖根祸胎百无聊赖

B.惫懒纨绔蜂涌而至撒手人寰

C.厮混寒暄得意忘形沸反盈天

D.杜撰眉稍价廉物美自鸣得意

答案:C

解析:A项“蘖根祸胎”应为“孽根祸胎”;B项“蜂涌而至”应为“蜂拥而至”;D项“眉稍”应为“眉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答案:D

解析:A项“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与语境不符;B项“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与语境不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与作家不同之处在于,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D.这种名贵的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类家具的上等材料。

答案:D

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是“高校培养的学生”;B项语序不当,应是“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C项语序不当,应是“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展现了贾府的富贵豪华。

答案:B

解析:《祝福》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以及旧中国农村的黑暗、阶级压迫的深重和农民的悲惨遭遇。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运用比兴手法,以桑叶的鲜嫩润泽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也暗示了女子的幸福生活。

B.《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C.《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归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归园田居(其一)》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B

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忧虑。

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传”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答案:C

解析: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通过描写主人公的一系列遭遇,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B.小说中人物形象鲜明,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C.小说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对暴风雨的描写。

D.《项链》结尾出人意料,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后,没有表现出愤怒和悲伤,而是平静地接受了现实,这一情节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