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山东省泰安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泰安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翠幄(wò)笑靥(yàn)扪参历井(shēn)

B.懵懂(měng)贾人(jiǎ)钿头(diàn)锲而不舍(qì)

C.呕哑(yā)嘲哳(zhā)藩篱(fān)度长絜大(xié)

D.逡巡(qūn)句读(dòu)经传(zhuàn)弃甲曳兵(yè)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烟霭不肖子孙兴高采烈

B.嘻闹消融雕梁画栋撒手人寰

C.厮打草窠蘖根祸胎璀璨夺目

D.宵柝瀚墨宽宏大量川流不息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为贫困地区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答案:C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多个角度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C.《劝学》的作者是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答案:D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运用夸张的手法,开篇即极言蜀道之高,以强烈的感情笼罩全诗。

B.《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C.《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

D.《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用“庄周梦蝶”“望帝啼鹃”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答案:D

7.下列对《过秦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先指出秦孝公的野心,接着从政治地理形势方面写秦的优势,为下文写秦国的发展和强大做铺垫。

B.文章第二段,作者通过对比山东诸侯与秦的实力,突出了山东诸侯的强大,为后文写秦的灭亡埋下伏笔。

C.文章第三段,作者详细叙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强大国力。

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总结秦亡的原因,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答案:B

8.下列对《师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接着阐述老师的职责,然后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B.作者在文中连用三个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结尾,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同时也鼓励人们要多向李蟠学习。

D.《师说》语言简洁,含义丰富,作者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表现力。

答案:C

9.下列对《祝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景象,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

B.祥林嫂再嫁后又遭丧夫失子之痛,为了赎罪,她用积攒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为这样就可以洗脱罪名。

C.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她悲惨的命运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D.小说结尾“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