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吐蕃和亲课件.pptxVIP

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吐蕃和亲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教学目标与导入设计演讲人

01.02.03.04.05.目录教学目标与导入设计和亲背景:唐蕃关系的历史脉络和亲实践:两次和亲的具体过程和亲影响:多元维度的历史价值总结与升华:和亲背后的“中国智慧”

2025初中中国历史唐朝与吐蕃和亲课件

01教学目标与导入设计

1教学目标设定1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设计本课件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唐朝与吐蕃和亲的历史事件,理解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多元形式,感受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具体分解为三个维度:2知识目标:掌握唐朝与吐蕃两次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时间、背景、过程及主要成果;了解吐蕃政权的崛起与唐朝边疆政策的特点。3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和亲政策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提升学生从多维度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步辇图》《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4情感目标:体会古代先民以和平方式促进民族交融的智慧,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感悟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的担当精神,激发家国情怀。

2情境导入:跨越千年的“和亲记忆”上课前,我会先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故宫博物院藏阎立本《步辇图》(局部)——唐太宗端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另一张是拉萨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她身着唐装,手持经卷,目光温柔而坚定。

“同学们,这两张跨越1300多年的图像,记录着一个改变唐蕃关系的重要事件。今天,我们将沿着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足迹,走进唐朝与吐蕃和亲的历史现场,探寻‘和亲’背后的文明对话。”

02和亲背景:唐蕃关系的历史脉络

和亲背景:唐蕃关系的历史脉络要理解和亲的意义,首先需要回到7世纪的欧亚大陆,看看唐朝与吐蕃这两个政权如何从“陌生”走向“互动”。

1吐蕃的崛起:高原上的新兴政权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其先民早在青藏高原生息繁衍。629年(唐贞观三年),13岁的松赞干布继位为吐蕃赞普(王),这位少年君主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01统一战争:他首先平定内部叛乱,接着征服苏毗、羊同(今阿里地区)等部落,逐步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02制度革新:创制藏文(参考古梵文与于阗文)、制定法律、划分军政区域“五茹六十一东岱”,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体系。03对外扩张:为获取更多资源,吐蕃开始向周边扩张,与吐谷浑(青海地区)、西域诸部发生冲突,这为其与唐朝的接触埋下伏笔。04

2唐朝的边疆策略:“天下一家”的治理智慧唐朝建立后(618年),经过“贞观之治”(627-649年),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面对周边突厥、回纥、吐蕃等政权,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民族观,其边疆政策呈现两大特点:军事威慑与怀柔并重:对威胁较大的突厥(630年灭东突厥)、薛延陀(646年灭)采取军事打击;对主动归附或实力相当的政权则通过和亲、册封、互市等方式维系关系。文化输出与制度影响:通过派遣工匠、传播历法、推广儒学等方式,将中原先进文化辐射至边疆,增强周边政权对“唐文化”的认同。

3唐蕃初遇:从冲突到对话的转折点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首次派遣使者入唐,这是双方官方交往的开端。但初期接触并不顺利——松赞干布因求娶公主被拒(《旧唐书》载“弄赞(松赞干布)遂与羊同连,发兵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一度与唐朝爆发松州之战(638年)。战后,松赞干布“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唐太宗权衡后同意和亲。这一过程反映出:

吐蕃对唐朝的“文化向往”:松赞干布在给唐太宗的信中称“若得公主,当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可见其不仅希望通过婚姻缔结政治联盟,更渴望学习中原文明。

唐朝对边疆的“务实考量”:吐蕃地处高原,军事征服成本极高(《资治通鉴》载“唐兵每至高原,多有水土不服”),和亲既能稳定西南边疆,又能通过文化渗透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03和亲实践:两次和亲的具体过程

和亲实践:两次和亲的具体过程从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到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持续近70年。两次和亲虽背景相似,但具体细节与历史作用各有侧重。

1第一次和亲:文成公主入藏(641年)1.1和亲筹备:“嫁妆”里的文明密码为护送文成公主,唐太宗做了充分准备:

人员配备:除公主本人外,随行队伍包括宗室女眷、工匠(纺织、建筑、医药)、乐师、佛经翻译者,甚至有“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吐蕃王朝世袭明鉴》)。

物资携带:史载公主带“锦帛数万匹”“谷物种子三千八百类”“医疗器械六百种”“经典著作六百部”,其中《工艺六十法》《医学百方》等书籍直接推动了吐蕃科技发展。

政治象征:唐太宗特赐“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今存大昭寺),松赞干布则回赠“黄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双方以“互赠重礼”的方式确认平等地位。

1第一次和亲:文成公主入藏(641年)1.2入藏之路:从长安到逻些的“文化走廊”文成公主的路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