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检测试题卷.docxVIP

(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检测试题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假专项提升训练)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检测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页,包含3篇阅读材料和23道题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3.认真阅读文章内容,仔细审题,按要求作答。

一、基础提升篇(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8题。

老北京的胡同

老北京的胡同,像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条,织就了这座古城的烟火气。清晨,胡同里最先醒来的是早点铺的蒸笼,白花花的热气裹着糖耳朵、艾窝窝的香气,从斑驳的木门缝里钻出来,勾着早起行人的脚步。卖豆腐脑的挑子“吱呀”响着走过,铜勺碰撞碗沿的“叮当”声,和着大爷大妈的问候,成了胡同里最早的晨曲。

中午的胡同最是热闹。墙根下,几位老人摆开象棋盘,“将军”的喊声此起彼伏;院门口,孩子们追着滚铁环,笑声洒了一路;连趴在墙头的花猫,也时不时伸个懒腰,凑着热闹。若是赶上谁家做炸酱面,那醇厚的酱香能飘出半条胡同,引得路过的人忍不住多嗅几口。

傍晚的胡同渐渐安静下来。夕阳把灰瓦染成金红色,归巢的鸽子掠过屋顶,留下一串“咕咕”的叫声。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淡淡的炊烟,灯光从窗棂里透出来,温柔又温暖。老人们搬着小马扎坐在门口,摇着蒲扇唠家常,直到夜色慢慢笼罩整个胡同。

老北京的胡同,藏着最朴素的生活,也藏着最动人的温情。如今,虽然许多高楼拔地而起,但这些胡同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守护着北京的记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蒸笼(lónglǒng)

?斑驳(bóbé)

?醇厚(hòuhóu)

?窗棂(línglǐng)

2.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表示声音的词语(3分)

例:吱呀(挑子声)

(1)(__________)

(2)()

(3)________()

3.短文是按照______顺序描写老北京胡同的,分别写了胡同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间段的景象(4分)

4.文中画“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4分)

5.中午的胡同“最是热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分)

6.老北京的胡同“藏着最朴素的生活,也藏着最动人的温情”,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7.如今许多高楼拔地而起,作者为什么说胡同“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守护着北京的记忆”?(4分)

8.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特色文化符号?请写出两个(2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进阶篇(共35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9-17题。

父亲的麦芽糖

小时候,每到冬天,我最盼的就是父亲做麦芽糖。父亲的麦芽糖,不是街上买的那种硬邦邦的,而是软乎乎、甜津津的,带着一股焦香,能暖到心里去。

做麦芽糖是个麻烦活儿,父亲总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他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倒进大铁锅,用柴火慢慢熬。火光映着父亲的脸,他时不时用木勺搅一搅,防止糯米糊底。我趴在灶台边,盯着锅里的糯米,看它们从颗粒分明变成黏糊糊的糯米饭,眼睛都舍不得眨。父亲笑着说:“别急,好糖得等。”

熬好糯米饭,父亲把它倒进陶盆,加入碾碎的麦芽,搅拌均匀后盖上厚厚的棉被。他说,这是“糖化”,得让麦芽里的酶把糯米的淀粉变成糖。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我总忍不住去掀棉被,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变化。父亲每次都拦住我:“温度不够可不行,耐心等着。”

第二天一早,糖化好了。父亲把陶盆里的糯米饭倒进纱布袋,架在大盆上挤压,乳白色的糖水顺着纱布滴下来,像细细的泉水。我凑过去尝了尝,甜丝丝的,带着米香。父亲把糖水倒进铁锅,又开始了漫长的熬煮。这次要不停搅拌,直到糖水变得黏稠,颜色从乳白变成浅黄,最后变成深褐色,那股焦香就飘满了整个屋子。

父亲把熬好的麦芽糖倒进瓷盘,等它冷却凝固。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烫得直甩手,却舍不得吐掉——那甜味里,有柴火的暖,有父亲的耐心,还有冬天里最幸福的味道。

后来我长大了,去外地读书,再也没吃过父亲做的麦芽糖。去年冬天回家,父亲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瓷罐,笑着说:“给你留的。”我打开罐子,熟悉的焦香扑面而来,挖一勺放进嘴里,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父亲说:“知道你爱吃,每年都做一点存着。”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父亲的麦芽糖里,藏着他对我最朴素的爱。那爱,像麦芽糖一样,甜在嘴里,暖在心里,一辈子都忘不了。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盼着——(________)

?麻烦——(________)

?朴素——(________)

10.父亲做麦芽糖的过程主要分为哪几步?请按顺序写下来(6分)

(1)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0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