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或称“转移论题”),是违反同一律关于“所作判断必须保持同一”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例如: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骑车人:我以前从未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母亲:你怎么又这么晚回来?女儿:你总是挑我毛病。甲:打枪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问的是为什么只开一只眼睛)乙:因为闭上两只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答的是为什么只能闭一只眼睛)第29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同一律的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大于利旅游——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有个人在饭店吃饭,看到菜盘子有一只苍蝇,便叫来侍者:“怎末菜盘子有只苍蝇?”“你花五元钱还想吃什么?”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公式矛盾律,又叫“不矛盾律”,其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彼此之间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这里,“同一思维过程”中的“同一”是指对象、时间和关系的同一;“思想”指判断。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且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判断,“非A”表示与“A”之间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判断。“并非‘A且非A’”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彼此之间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第3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矛盾律对思维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彼此之间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或者,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彼此之间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是真的,而要肯定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违反矛盾律的这一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简称“逻辑矛盾”)。其主要表现有:1.自相矛盾的思想隐含在同一概念中。例如:①我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写完这本书。②中国园林建筑始于汉唐宫室。③他是很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第3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自相矛盾的思想隐含在同一判断中
例如:①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一道天然屏障。②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马列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3、这位同志除了吃喝嫖赌之外,没有不良嗜好。4、机要工作术语:最高机密,阅前即焚。第3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自相矛盾的思想隐含在一段描述性或说明性的文字中例如:(1)犯人:我是好奇才吸的,是偶犯。(吸强力胶)警方:强力胶是从哪里来的?犯人:“从张某那里廉价买来的。”警方:“怎么认识张某的?”犯人:“李某介绍我去他那里买强力胶。”警方:“以后又去张某那里买过几次?”犯人:“记不清了。”“这五年间,你从张某那里买强力胶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怎么是偶犯呢?”(2)《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转轮由马达带动的皮带转动,算是借一点机械力。”(矛盾)(3)经过检修,和平街下水道的淤塞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现在,这条街除了一小段还在加紧施工外,其余地段排水系统已经畅通无阻了。第3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自相矛盾的思想隐含在整篇文章或全书的内容结构中例如:(1)小伙致信姑娘: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致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如果不下雨,我一定来。(2)姚雪垠的《李自成》(卷二)有这样一段故事:宦门公子李信在杞县被捕入狱的消息,被“好友”红娘子所知。红娘子为了拯救李信率兵包围了杞县,县城危在旦夕。杞县知县慌忙召见李信,要他写封书信劝红娘子赶快撤掉包围圈,为了说服李信,知县提出了如下理由:“虽杞县万无一失,但学生不能不替兄台着想。”李信闻之,并不答应写书劝红娘字撤兵。知县又曰:兄台平日急公好义,难道眼下就不肯为拯救一城百姓着想?李信闻之大笑,知县十分狼狈。第3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果天气冷,那么人难受,如果天气热,人也难受,天气或者冷或者热,所以,人总是难受。公式:如果p,那么r;如果q,那么r;或者p,或者q;所以,总是r。(p—→r)∧(q—→r)∧(p∨q)—→r注意:选言前提的选言支不能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