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测试卷.docxVIP

2025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测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最新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往往体现着诗人的匠心独运,也反映着特定时代的审美取向。

意象的运用,首先在于“立象尽意”。诗人通过具体的物象(如“月”“柳”“雁”等)传递抽象的情感或哲理,使无形之情有形可依。例如,“月”这一意象,在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则升华为对人间团圆的美好祝愿。同一意象因语境不同,情感指向各异,这正是中国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意象的组合更见艺术功力。诗人常通过多个意象的关联与对比,构建出独特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组意象,以“枯”“老”“昏”“古”“瘦”等修饰词强化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而“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反衬,更突出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这种“以象生意”的组合方式,使诗歌的意境层次丰富,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意象的文化内涵往往根植于传统。许多意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梅”象征高洁,“竹”象征坚韧,“杜鹃”象征哀愁),但诗人又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赋予旧意象以新的情感色彩。例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百花残”不仅呼应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更以“残”字暗喻爱情的凋零,使传统意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诗歌的所有意象都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B.意象的运用仅通过单个物象传递情感,如“月”在不同诗中情感指向完全一致。

C.意象组合的关键在于修饰词的运用,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修饰词决定了意境。

D.意象是诗人情感与物象的融合,其文化内涵既有传统积淀又有诗人个性化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立象尽意”为切入点,论述了意象如何通过具体物象传递抽象情感。

B.第二段以“月”为例,论证了同一意象在不同语境中情感指向的差异性。

C.第三段通过《天净沙·秋思》的意象组合,分析了反衬手法对意境的强化作用。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述意象的意义,再分述“立象尽意”与“意象组合”,最后总结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若想使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可通过选择具有多义性的意象来实现。

B.意象组合时,若缺乏修饰词或关联对比,可能削弱诗歌意境的丰富性与含蓄性。

C.传统意象的文化内涵是固定的,诗人无法对其进行创新,否则会破坏其象征意义。

D.理解古典诗歌的意象,既要关注其传统象征意义,也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新情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代表,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至今仍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对唐诗宋词的阅读仅停留在“背诵名句”层面,缺乏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如何让经典诗词“活起来”,成为当下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材料二: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成为传播唐诗宋词的新阵地。创作者通过动画演绎、情景短剧、歌曲改编等形式,将诗词背后的故事与情感生动呈现。例如,某博主用“动画+讲解”的方式还原《将进酒》中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的豪放场景,播放量超千万;某音乐人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谱成流行歌曲,登上热搜榜。这些创新形式打破了诗词与大众的隔阂,让经典以更亲切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生活。

材料三:

但短视频传播也存在隐忧:部分创作者为博流量,过度娱乐化解读诗词(如将《静夜思》改编成“搞笑段子”),或断章取义截取名句(如只强调“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得意”,忽略其科举高中后的复杂心境)。这种“碎片化”“浅表化”的传播,虽能短期吸引关注,却可能消解诗词的文化深度与精神内核。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宋词因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但现代人对其阅读多停留在表面。

B.短视频平台通过动画、歌曲等形式传播诗词,拉近了经典与大众的距离,尤其受年轻人欢迎。

C.所有短视频创作者都能以严肃的态度解读诗词,完整呈现诗词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

D.短视频传播诗词虽有创新优势,但也存在过度娱乐化、

文档评论(0)

学习办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各种文档PPT模板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21日上传了中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