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单元青春激扬
01哦,香雪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1.【本课语用专练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对核桃叶的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本课语用专练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和原文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分析。
3.节选部分一连用了七个“她”,属于用第三人称叙事,说说这种第三人称叙事方式的好处。
4.下列句子中的“谁”与文中加点的“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倔强父女”在小区门口倔强对峙了俩小时,真是谁也不服谁。
B.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C.亨利上校——那个谁,你出去,我要和上校好好干一杯。
D.昨天你在动物园遇到了谁?他托人给你捎来了一束鲜花。
5.戏剧节上,同学们准备把文中的这一场面拍摄成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30秒
音乐特点
轻柔舒缓
远镜头
①
特写镜头
②
视频解说(不超过60字)
③
阅读《哦,香雪》一文,完成6~9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表现对其所代表的知识文化的渴求,也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体现了香雪倔强、自尊心强的性格特点。
C.作者将香雪对代表知识文化的铅笔盒的追求和其他山村少女对外在物质的渴慕与向往对比,褒扬香雪,暗讽其他山村少女。
D.作者讲述的山村少女香雪对美好的追求,展现了纯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性美,揭示了青春对远方世界不可抑制的想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写每天只停1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冲击,情节曲折多变,存在矛盾冲突却并不激烈,有散文化的特点。
B.“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山如伟大的母亲一样养育着纯朴善良的山村儿女。
C.小说的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但并不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现实和时代深沉而严肃的思考。
D.作者选取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定位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以火车为依托展开故事,构思精巧。
8.小说以《哦,香雪》为题有哪些妙处?
9.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从人物、环境、语言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竹林的故事(节选)
废名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土地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土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杪梢还没有斩去的枝丫的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时,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不过现在系鞋的带子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地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着推辞。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三姑娘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妈妈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这话本来想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