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上好课】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VIP

第19课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上好课】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成长经历,理解课文双线交织的特点。

2.比较阅读,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逆商,使学生明白: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重点难点】

1.双线交织、托物言志的写法。

2.比较阅读,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在该文中,宗璞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一树紫藤萝衰而又盛的现象,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积极进取。今天,我们要自读一篇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的文章,一篇同样借某种植物表达生命体验的文章,那就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一棵小桃树》。

二、教学新课

任务一:检查预习日积跬步至千里

任务一:检查预习日积跬步至千里

1.请同学们读一读下列词语,并识记字形。

褪尽(tuì)忏悔(chàn)哆嗦(suō)矜持(jīn)

执着(zhuó)服侍(shì)猥琐(wěi)渺小(miǎo)

魂魄(pò)幼稚(zhì)颤抖(chàn)赤裸(luǒ)

血气方刚(xuè)轰轰烈烈(hōnɡ)祸不单行(xínɡ)

淅沥(xīlì)孱头(càn)苦涩(sè)马嵬坡(wéi)

2.理解词义,并注意积累。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庄重;严肃。

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走近作者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中国当代作家。其文学成就以小说、散文最为突出,小说风格多变,散文空灵蕴藉。其作品:《腊月?正月》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任务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行文思路

任务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行文思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示出能提示结构层次的语句,厘清行文脉络,划分文章的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后归纳。

课件展示:

预设:

第一部分(1)引文,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暗示小桃树对“我”有特殊意义。

第二部分(2)写眼前的情景,即开花的小桃树正经历风雨磨难,抒发了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3—8):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又回到眼前的情景,生动地描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的挣扎和不屈。

任务三:细读课文走近“我”与小桃树的世界

任务三:细读课文走近“我”与小桃树的世界

1.细心的同学在自读的过程中肯定发现作者多次使用“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用“我的”这个词语?

预设:

第一,拥有某物时使用“我的”,比如,“我的书包”;

第二,对某物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时候使用“我的”,比如,《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的“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师伺机引导:

那么作者在称呼这株“小桃树”时用了“我的”这个词语,肯定是第二种。这么一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作者却执着地多次用“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那么这株小桃树和作者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感联系。那么这株“小桃树”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小桃树”呢?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顺着文章的脉络,走进作者的笔触,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一下吧!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语句,概括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那些磨难,小桃树是如何面对的。完成表格。

生长过程

经历磨难

如何面对

种植、出土

一出世

生长中

第一次开花

预设:

生长过程

经历磨难

如何面对

种植、出土

院子角落

将它忘却

竟从土里长出来

一出世

大家都笑他

没出息

默默地长上来

生长中

被猪拱折

险些砍掉

竟然还在长

努力撑着

第一次开花

孤独地开在墙角遭到风雨的摧残

挣扎

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3.本文中的小桃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预设:

这是一棵卑微孤独,无人理睬的小桃树。它长在角落,无人关注,几乎被人忘却时萌芽。成长的过程中,也几乎无人理睬。好不容易开花,却只孤孤地开在墙角,连蝴蝶和蜜蜂都不愿光临。

这是一棵饱经风雨,历经磨难的小桃树。它先天不足,被长在贫瘠的角落,猪拱折过它,被人笑话、嫌弃,第一次开花更被风雨无情磨折。

这是一棵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小桃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它仍然千百次的挣扎起来,保留着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温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