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学好古诗词,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更能让我们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本系列将针对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经典古诗词,提供准确的译文、详尽的注释,并辅以简要的赏析提示,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我们将逐篇进行解析,力求专业严谨,同时兼顾可读性,让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欣赏和背诵这些千古名篇。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交好。
*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在今湖南黔阳,这里指王昌龄。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故称“龙标”。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如言“不如归去”。
*闻道:听说。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当时属于偏远之地。
*与:给。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这里指唐代在今湖南沅陵等地设置的夜郎县,是王昌龄被贬之地的偏远之处,并非指汉代的夜郎国。
译文
在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的时节,我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遥远的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简评与赏析提示
这首诗是李白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远赴他乡时所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同情。首句写景,杨花飘零、子规悲啼,既点明了时节,也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后两句抒情,诗人将抽象的“愁心”托付给普照天下的明月,让它伴随友人远行,这种奇特的想象,将真挚的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境高远,感人至深。同学们在赏析时,可以关注诗人是如何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巧妙结合的,以及“明月”这一意象在诗中所承载的情感内涵。
二、《望岳》(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望岳:眺望泰山。岳,高大的山,这里指东岳泰山。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岱,指泰山。宗,长辈,引申为尊崇、宗主之意。
*夫(fú)如何:怎么样呢?夫,语气助词,无实义。
*齐鲁: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齐国在泰山以北,鲁国在泰山以南。
*青未了(liǎo):指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没有尽头。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北两面。
*割:划分。夸张地形容泰山之高,好像把天色的昏晓都分割开来。
*荡胸:心胸摇荡。
*曾(céng)云:同“层云”,层层叠叠的云。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眦,眼角。
*入归鸟:归鸟进入视野。
*会当:终当,终要。
*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绝顶,最高峰。
*一览众山小:俯瞰群山,都会显得矮小。
译文
泰山是如此的雄伟壮丽,它的青色在齐鲁大地上绵延不绝,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在它身上,山南山北,仿佛被分割成黄昏与黎明两个世界。层层叠叠的云气在胸中荡漾,睁大眼睛远望,目送归鸟回巢,眼眶都快要裂开了。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到那时俯瞰群山,它们都会显得渺小。
简评与赏析提示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漫游齐赵时所作,洋溢着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全诗紧扣“望”字展开,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想象中的登临绝顶。首联以设问起笔,总写泰山的雄伟阔大。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颈联写细望时的感受,云雾缭绕,归鸟入林,衬托出泰山的深邃。尾联则由望岳自然过渡到登山的意愿和决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是对泰山之高的极致描绘,更蕴含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同学们在学习时,要体会诗人观察的角度变化,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不多,但这首《次北固山下》颇为著名。
*次:停宿,这里指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地势险要,是著名的游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