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申论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给定资料
材料1
2024年,S省C县后沟村的樱桃种植户王建国遇到了新转机。过去,他的3亩樱桃园全靠“看天吃饭”,成熟季若遇连续阴雨,只能眼睁睁看着果子烂在枝头。2024年春,县里农业农村局联合通信企业在村里部署了5G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王建国的手机上多了个“智慧果园”APP,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实时更新。“上周APP提示夜间有暴雨,我提前用防雹网盖住果园,保住了近2万元的果子。”王建国说。数据显示,C县通过推广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数字技术,2024年特色农产品损耗率较上年下降18%,亩均增收1200元。
材料2
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渗透,也暴露出不少“数字鸿沟”问题。在G省D县电商服务中心,运营主管李芳发现,尽管县里免费培训农村电商,但60岁以上的学员占比不足5%。“很多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说直播卖货了。”D县70岁的张奶奶种了一辈子竹编,手工竹篮在城里能卖80元一个,但她只会等收购商上门,“年轻人教我拍视频,我点错按钮把照片删了,后来就不敢学了。”此外,部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仍存短板:L市下辖32个行政村中,有7个村4G网络覆盖率不足70%,5G基站仅覆盖乡镇驻地;某村安装的土壤监测设备因维护经费不足,3个月后就因故障停用,数据采集中断。
材料3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数字乡村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5.8%,但区域差距显著——东部地区农村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2.3%,西部仅为5.7%;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前100名中,东部占78席,西部仅12席。报告同时指出,当前乡村数据资源整合不足,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完全打通,导致“数据烟囱”现象普遍。例如,某县农业农村局掌握种植户信息,气象局有气象预警数据,水务局有灌溉设施数据,但三者未实现实时共享,遇到旱情时,种植户难以及时获得“何时灌水、灌多少水”的精准指导。
材料4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求“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治理效能提升和农民生活改善”。Z市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探索出“政府+企业+农户”协同机制:政府统筹建设乡村数字平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开发适用场景,农户通过平台参与生产、销售、培训。在Z市横山镇,这样的机制已初见成效——镇里引入农业科技公司开发“横山云农”平台,整合了生产管理、电商直播、金融信贷等12项功能,农户上传种植数据可获得信用评分,凭评分能快速申请低息贷款;平台还接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可查看种植、加工、运输全流程信息,2024年该镇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10%。
材料5
2024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农民获得感研究》。报告通过对全国1200户农民的调研发现,73%的受访者认为数字技术“方便了生活”,但仅38%表示“通过数字技术增加了收入”;62%的农民希望“多开展贴近实际的数字技能培训”,55%呼吁“降低农村网络使用成本”。报告特别指出,部分地方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倾向:花巨资建设数字展厅、安装智能设备,却忽视后续运营维护;有的地方为完成考核指标,盲目推广不适合本地的数字应用,导致“设备晒太阳”“平台空运转”。
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15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2.“给定资料3”中提到“数据烟囱”现象,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20分)
要求:分析透彻,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3.假设你是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针对“给定资料5”中反映的问题,拟写一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工作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不超过500字。
4.结合给定资料,以“数字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为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清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题:概括成效及问题
成效:①降低农业生产损耗。通过智能监测、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减少因自然因素导致的农产品损耗,提升亩均收益(如C县损耗率下降18%,亩均增收1200元)。②便利生产管理。5G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土壤湿度、病虫害等数据实时监测,帮助农户及时应对风险(如后沟村通过APP预警避免暴雨损失)。
问题:①“数字鸿沟”明显。老年群体数字技能薄弱,参与度低(如D县60岁以上电商学员不足5%,张奶奶因操作困难放弃学习)。②基础设施短板。部分行政村4G覆盖率低、5G基站覆盖不足,设备维护经费短缺导致数据采集中断(如L市7个村4G覆盖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