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浙江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氛围(fèn)拘泥(nì)字帖(tiè)戛然而止(jiá)
B.粗犷(guǎng)矜持(jīn)瞥见(piē)强词夺理(qiǎng)
C.两栖(xī)箴言(zhēn)翘首(qiáo)挑拨离间(jiàn)
D.濒临(bīn)热忱(chén)追溯(shuò)不折不挠(n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寒暄竣工松弛走头无路
B.籍贯燥热追溯鸠占鹊巢
C.秘诀脉膊赃物李代桃僵
D.浮躁闲暇端详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浙江的乡村旅游正以______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当地村民______,利用山地、溪流等自然优势,打造“民宿+农耕体验”的特色项目。每到节假日,游客______,在稻田边听虫鸣,在竹篱下尝新茶,感受着“归园田居”的诗意。
A.蓬勃因地制宜络绎不绝
B.兴盛别出心裁摩肩接踵
C.昂扬随机应变纷至沓来
D.热烈推陈出新车水马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诗画江南”文化节的举办,使更多人感受到浙江的文化魅力。
B.能否坚持阅读经典,是提升语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
C.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实力,更促进了亚洲各国的交流。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名著阅读。(4分)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经典著作。请结合书中“差序格局”的概念,分析下面生活场景:春节期间,小王一家先是到爷爷家团聚,接着去姑姑家拜年,最后陪妈妈回外婆家走亲戚。这种“走亲访友”的顺序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关系特征?
6.古诗文默写。(8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山村绿树环绕、花团锦簇的美景,又暗含困境中孕育希望的人生哲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老墙根的桂树
①奶奶家的老墙根下有棵桂树,比我还大两轮。听奶奶说,那是她嫁过来那年,爷爷从后山挖来的。“当时树根上还沾着红土,我拿布巾包了,一路抱回家。”奶奶总爱坐在桂树下的竹椅上,眯着眼睛回忆。
②桂树的枝桠斜斜地爬过围墙,像一双张开的手。春天发新芽时,叶子是嫩黄的,像被阳光泡软了;入夏后渐次变深,绿得厚重,蝉鸣就藏在叶缝里;到了秋天,最是热闹——先是星星点点的花苞,接着一夜风来,满树金黄,连空气里都浮着甜丝丝的香。
③我小时候总爱围着桂树转。奶奶摘桂花时,我举着竹匾在底下接。她踮着脚,枯枝在她手里轻轻一折,花就簌簌落进匾里。“要挑半开的,太嫩不够香,全开了容易碎。”她的手指沾着花露,比桂花还亮。我们把花摊在竹匾上晒,晒到花瓣蜷缩成小太阳,就装进玻璃罐,撒上白糖。后来我才知道,那罐糖桂花是奶奶给我备的“甜”——我不爱吃药,她就用这个哄我;我考试没考好,她就舀一勺拌在粥里,说“苦日子得配点甜”。
④去年秋天,我回奶奶家,发现桂树有些不对劲。它的枝桠不再像从前那样舒展,几片叶子边缘泛着焦黄,像被谁咬了一口。奶奶坐在竹椅上,手里的竹匾还在,却半天没摘到几朵花。“树老了。”她轻声说,“前几年修围墙,伤了根;去年夏天旱得久,浇的水不够……”
⑤我蹲下来看树根,原来的红土早被水泥封了大半,只露出碗口大的一块。水泥地晒得发烫,树根蜷缩在狭小的缝隙里,像被捆住了手脚。忽然想起,村里这几年搞“美化工程”,老墙根的土坡全铺了水泥,说是“整洁”;围墙也加高了,说是“安全”。桂树的枝桠被修剪过,原本能探出院外的部分全被截断,像被剪了翅膀的鸟。
⑥那天晚上,我翻出奶奶的老相册。有一张是她和爷爷站在桂树下的合影,背景是土坯墙,桂树的枝桠自由地舒展,遮住大半个镜头。另一张是我三岁时,坐在桂树杈上,奶奶仰头笑,手里还举着半块桂花糕。
⑦第二天,我和奶奶商量:“要不把水泥敲了?让树根透透气。”奶奶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