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黄河颂(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dfVIP

第5课 黄河颂(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了解直接抒情的方式,欣赏诗歌之美。

【重点难点】

1.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了解直接抒情的方式,欣赏诗歌

之美。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任务一:梳音晓义,日积跬步至千里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山巅()劈成()气魄()狂澜()

....

浊流()宛转()屏障()哺育()

....

澎湃()九曲连环()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屏障()强大

屏..

(()屏息凝神强()勉强

..

()倔强

2.将下列课文中的词语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澎湃狂澜宛转屏障哺育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②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③蜿蜒曲折。()

④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⑤喂养,比喻培养。()

⑥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可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⑦形容水势浩大汹涌;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走近作者

光未然(1913—2002),本名。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

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代表作有歌词《五月的

鲜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2.创作背景

1938年,诗人光未然随着抗敌演出队第三队来到了黄河沿岸。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

斗的情景,亲耳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中华民族的重重苦难与壶口瀑布的怒涛激流,在

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成就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写成后,音乐家冼星海为之谱曲,创作成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于1939年4

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

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

组诗《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

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

章:怒吼吧,黄河。课文选自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探究案

★任务一:朗诵诗歌感悟诗情之美

1.聆听《黄河颂》名家朗诵,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朗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停连、重音、节奏等,注意读出情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