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颁奖仪式主持词
颁奖仪式主持词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座承载着梦想与荣耀的殿堂,共同迎来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时刻——2023年度“卓越贡献奖”颁奖仪式。此刻,空气中弥漫着激动与期待,因为我们即将见证那些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在时代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奋斗者。他们或许平凡,却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不凡的奇迹;他们或许低调,却用行动诠释了“卓越”的真谛。今天,我们将为他们加冕,让光芒照亮前行的路,让精神激励更多追梦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我们事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更要向所有提名者、候选人,以及每一位在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同仁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奖项背景与意义】
“卓越贡献奖”设立于2010年,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等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个人与团队。十三年来,我们见证了132位获奖者、28个获奖团队的成长与蜕变,他们中有人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有人用爱心温暖了千万家庭,有人以文化自信连接了传统与未来……这些闪耀的名字,共同构成了时代的精神坐标。
今年的评选历时三个月,经过提名征集、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等环节,最终从386位候选人、6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12位个人及5个团队。他们中,有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科研工作者,有在田间地头扎根数十年的农业专家,有在抗疫一线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有在讲台上点亮学生未来的教育者……今天,我们将聚焦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第一环节:科技创新奖——点亮未来的光】
【串场词】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边界,定义未来。接下来,我们将颁发的是“科技创新奖”,致敬那些用智慧改变世界的探索者。
【获奖者介绍】
第一位获奖者,是我国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建国院士。1958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李院士,自幼便对“光与电”充满好奇。1980年,他以全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30岁晋升为教授,40岁时带领团队攻克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新能源电池技术跃居全球领先水平。
2015年,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李院士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牵头成立“新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七年里,他带领团队完成了1200次实验,失败了187次,最终研发出“高镍三元材料”,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0%,成本降低30%。这项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更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舞台。如今,65岁的他仍坚持每周工作80小时,他说:“我这辈子就做一件事——让中国的电池技术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颁奖环节】
现在,有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某某先生,为李建国院士颁发“科技创新奖”!
(颁奖音乐起,获奖者上台,握手、颁奖、合影)
【获奖感言】
李院士:(略带哽咽)这个奖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实验室的每一位同仁,属于支持我们的国家。我常想起当年在实验室啃着馒头做实验的日子,正是那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未来,我们将继续在新能源领域深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第二环节:社会服务奖——温暖人间的暖】
【串场词】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推动时代前进的“硬力量”,那么社会服务便是滋养心灵的“软力量”。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爱心传递温暖,在平凡中书写伟大。接下来,我们将颁发“社会服务奖”,致敬那些以微光汇聚星河的奉献者。
【获奖者介绍】
第二位获奖者,是“张妈妈爱心基金”创始人张桂芬女士。1955年出生于河南农村的张妈妈,年轻时因家庭贫困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她始终记得母亲的话:“人活着,要能帮人一把。”1998年,她下岗后摆起了小吃摊,每天收入不到20元,却坚持拿出5元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2003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名留守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辍学,连夜骑了3小时自行车赶到孩子家中,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这件事让她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发起“张妈妈爱心基金”。二十年来,她走遍了河南18个地市,资助了3200名贫困学生,建立了56个“爱心书屋”,还为2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如今,68岁的她仍奔波在公益一线,她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就不会停下脚步。”
【颁奖环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进度跟踪管理办法.docx VIP
- PLC教学大纲.doc VIP
-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丙烷氧化制丙烯酸的性能、优化及前景.docx
- 公共营养:食谱编制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0年春【中石油】国际营销第一次在线作业(标准).pdf VIP
- 第7课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年版) 知识总结.pdf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学术英语》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学校礼堂AV系统设计方案-舞台-音响-灯光-设计精选范文.docx
- 2025年海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